而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直接丢了三座城池。
而且,在这半个月里的李靖攻城期间,三座城池都发生过城内世家豪族甚至是平民内部制造混乱的恶性事件,这也让廉颇深刻的意识到,阳东道不可守!
在敌军占据了绝对的骑兵优势的情况之下,不可守。
在他们没有任何的人心基础的因素上,更加不可守。
故而,廉颇在李靖的兵马还没有开到第四座城池的时候,果断的来了一个声东击西,以一万兵力伪装成主力作为弃子,带领剩下的七万兵马,直接撤出了阳东道。
廉颇此举,显然是想要保存兵力,从而让其可以得以利用阳西道的山区地形,而和李靖的兵马进行周旋。
一旦他的兵马在这里折损太多的话,就算是之后退到了阳西道,有了地形可以限制郭子仪的骑兵。但是,手上的兵力不够,也是万万不行的。
镇南军在阳东道的人心基础,确实是其他四镇无法比拟的。
镇南尚武,大苍十八道,阳东道是唯一一个大力扶持地方势力及江湖势力发展的。
毕竟,面对庞大的守边压力,他们又不像镇东和镇北那样有天险依存,扶持豪强,扶持地方江湖势力,就成为了他们的一条分散压力的途径。
李靖他们现在所在的是阳东道的北方,如果他们打到了南方的话就会发现,各城池之间大大小小的碉堡,那就是一个个豪强或者是江湖门派起来的。
一个碉堡往往代表的就是一个豪强,或者是一个江湖门派。
四镇每一镇的环境不同,故而,各有各的发展模式。
而正是因为镇南军大力扶持政策,之前的镇南城一战,前前后后上万的豪强族兵以及数千江湖武者,都自发前去参战。
甚至,还有像名剑山庄这样的大门派,从上任老庄主易云,下至新任庄主易继风,满门战死者。
只可惜,在没有人统一指挥的情况之下,这股力量最终被姜朝雨各个击破,没有造成任何的威胁。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被马氏一族依附的大汉带着兵马打过来的时候,这些城池才会每一座都会出现规模不一的动乱。
硬实力不足,又完全没有人心依靠,不要说是廉颇了,算是把战国四大名将全部都绑在一块,也没办法久守。
再厉害的名将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战胜大局,更改大势。
故而,在伐宋战场之上,李靖再一次表现出了他在伐战场之上恐怖的推进速度。
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赵宋驱逐出了阳东道之内。甚至,自身所付出的伤亡还微乎其微。
而也正是因为李靖在伐与伐宋战场之上的优异表现,不久之后的天下名将榜之中,他也同样登榜于其上,在天下人的心中,彻底得到能够与韩信比肩的地位。
而李靖这边都已经将廉颇驱逐出了阳东道,但是,常遇春这边的大战却才刚刚开始。
一来,常遇春这边路途更远。
二来,那就是出于粮草转运的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