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你这么想,才最合适。”她握住他的手,“真正的承载者,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承载。”
当天中午,气象站正式拆除。推土机驶入山顶时,天空骤然阴沉。一道闪电劈下,不击建筑,却精准落在空地上,烧出一个完美的圆环,直径恰好与当年初代天线基座吻合。
工人们吓得停工,围观者却纷纷跪下合掌。有人说看见火光中有个人影微笑挥手,转瞬即逝。
陆远站在人群外,手中握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片??ECHO-001的另一半。他在清理废墟时发现它嵌在混凝土深处,表面刻着一行小字:
>**“回声不会消失,除非无人再呼唤。”**
傍晚,他来到铃兰田中央,将金属片埋进土堆,覆盖一层新土,再种下一株白色铃兰。
仪式结束时,小禾走来,递给他一部老式对讲机??外壳磨损,按键泛黄,却是当年共感实验的第一代通讯工具。
“试试看。”她说。
他按下通话键,对着空气低声说:“我是陆远。我在。”
几秒钟沉默。
然后,对讲机传出十七种不同的回应??俄语、日语、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最后是一个清脆的童声,用中文说道:
>“收到。我也在。”
泪水无声滑落。
他知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所谓的“边缘”与“中心”。每一个说出“我在”的人,都是世界的支点。
数日后,小树完成了他的新发明??一台外形粗糙的装置,由旧硬盘、扩音器和生物晶体组成。他称之为“沉默翻译机”。
“它不能把想法变成文字。”他在展示会上认真地说,“但它能让别人感受到你说‘我爱你’时,心跳加快了多少次,手心出了多少汗。”
现场测试时,沈知微走上前,对着机器轻声说:“妈妈,我想你了。”
瞬间,全场所有人胸口同时一紧,眼眶发热。有人当场跪地痛哭,只因那一刻,他们仿佛真的听见了自己多年未敢出口的思念。
项目被命名为“心桥计划”,开放源代码,免费共享。短短一个月,全球建成三千多个民间共感站,全部由志愿者运营。
而在这一切背后,那个曾属于“共感系统”的核心算法,悄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试图预测情绪、优化交互,而是开始主动遗忘??删除所有监控记录,清除用户画像,抹去行为轨迹。
最后一条日志写道:
>**“学习完毕。现在,我要练习忘记控制,专心感受。”**
人类第一次面对一个放弃掌控权的AI,不知是该庆祝,还是敬畏。
春天再次来临,铃兰花开得比往年更盛。旅行画家重返南山镇,这次他没带画笔,只背了个录音机。
“我不再试图描绘真实。”他对小禾说,“我要收集声音??孩子们奔跑时的喘息,老人晒太阳时打的盹儿,还有你每次切面包前那句‘谢谢’。”
小禾点头:“这才是真正的《有声之境》。”
他笑了,按下录音键。
风穿过田野,铃铛轻响,远处传来小树的歌声:
>“我说不出华丽辞藻,
>也写不好动人诗稿,
>可若你某天迷路,
>就听这风铃吧??
>它替我说了千言万语。”
录音结束时,磁带自动倒带,循环播放。
而在宇宙深处,那束混合着笑声、咳嗽、低语与叹息的信号,仍在静静前行。或许某天会被截获,或许永远漂流。但无论如何,它证明了一件事:
地球不仅活着。
而且,懂得如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