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88章 刘邦的雄心与繁荣的金融业(第2页)

第388章 刘邦的雄心与繁荣的金融业(第2页)

其他的税吏还要想办法转移财产给自己的亲属,周勃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他大大方方的把自己几百万的家产登上了大汉月报。

他是大汉的开国伯爵,在老家有封地,每年周勃家大概有30万钱的纯收入,周勃也有没有一大家族要养,他两个年长的儿子,分别在墨子学院和农学院读书,幼子今年才刚读小学,几个亲属帮助他打理家业,他家每年赚的钱财根本花不完。

周勃是极其鄙视庄贾,吴畔两人的,以他们元老的身份,真想享受富裕,根本不用贪污,只要去大汉之外建国,一年几百万的钱财轻松可以获得,钱财到了一定的数字百万,千万又有多大区别。

这两人既不愿意去海外打拼吃苦,又舍不得大汉境内的荣华富贵,明明有一条通天大路不走,却往绝路上走。这种人就是实实在在的蠢货,把自己家族几百年的富贵都丢掉。

周勃最大的开销,反而是每年救济,当初那批跟着他打天下的受伤老兄弟。

大汉的贵族讲究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对于跟着自己打天下的那批老兄弟,都是照顾的极其好。

这是因为大汉实行的是分封制,大汉的每一个贵族都有极大的可能性成为一方诸侯,而想要到大汉之外开拓一方诸侯国,那就必须要有一批信得过的心腹手下,而这样的心腹手下,就没有比当初跟着他们打天下的老兄弟更合适。

所以大汉的每位贵族,哪怕是最低的男爵,他们也会照顾自己的袍泽。

周勃现在勇攀丞相之位,但这些老兄弟就是他的后路,真要在大汉待不住了,他也可以依靠这些老兄弟在海外建立诸侯国。

刘邦大笑以掩饰自己的尴尬道:“你常年待在大汉,又在三川郡,关中做官,你和乃公说说,我在辽东也想要发展产业,伱觉得有没有搞头?”

周勃点头道:“现在弄个产业的确是比种田更赚钱,你辽东那边远离大汉本土,四周又都是野人,你弄个纺织厂去辽东都可以赚钱,辽东几百万人都是你的客户。”

刘邦不屑道:“你就这样看轻乃公,纺织厂大汉到处都是,我看那车马场就不错,一年赚的钱比乃公封国都多。”

周勃听到这话翻白眼道:“你还真敢想,车马厂可是我大汉技术最高的工厂,即便是在大汉境内也只有关中和三川郡能弄出这样的产业链。

其他地方都是从这两地拿零件自己组装的,你以为生产一辆载重马车是那个最重要的总装厂吗?

根本不是,而是在总装厂下属的几百个零件生产作坊,是关中洛阳几万高技术的工匠,没有这些作坊,你拿头去组装马车,没有这些高技术的工匠,你连个合格的零件都制造不出来。”

“别怪兄弟我没提醒你,你敢去辽东弄车马厂,就做好把你封国的钱全部填进去的准备吧。”

刘邦听完没有生气,而是拍手道:“某就知道和你商议没有错,你帮某想想辽东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乃公后半辈子是吃糠喝稀,还是大鱼大肉,就靠你指点了。”

周勃鄙视道:“你半个身子都入土了,还后半生,某是给自己侄儿指条路。”

而后周勃就开始沉思起来,沛国在辽东半岛,属于大汉最落后的地区,因为缺乏人才,不管是纺织业,钢铁业的发展,都比不上大汉内地。

他从税监得到信息就可以看出,江淮,中原,关中,河北之地这两年富户在不断增加,税赋也在不断增加,就是燕地没有增加多少,甚至于人口都被河北吸引走了。

燕地唯一发展的比较好的产业就是造船业了,从大汉发现香料岛以来,大汉对南洋的开拓就在不断增加,导致整个天下对海船的需求不断增加,燕地虽然贫瘠,但就是因为人口少,百年的木料比比皆是,这都是造船的上等木料,现在会稽郡的海商都会去广阳郡订购海船。

周勃道:“你要真有雄心的话,砸锅卖铁发展造船业,这个行业应该有上百年的发展前景,但即便是这个造船业,依旧要很高的门槛,小的海船已经不适用海贸了,现在的海商普遍追求两千料,三千料的海船,会稽郡已经在制造万料海船,据说海船以百年木料做龙骨,能扛住任何风暴。”

刘邦问道:“乃公该如何发展造船业?”

“自然是先挖技术人才,高薪请他们去辽东,同时你自己送一批人才来墨子学院,鲁班学院学习,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埋头苦干10年,以辽东的资源,说不定造船业有你刘邦的一席之地。”

而后他说道:“想要发展一个产业,一要有人才,二要有钱财,大汉五十个郡县都在发展产业,但弄得最好的,也就是关中,三川郡和我大汉龙兴之地,其他郡县发展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我大汉的龙兴之地,甚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制,就是因为人才和钱财都跑到这些富裕的地方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