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没了后话,显然不想多谈。
有了枪的加持,老虎也不再是什么“大虫”,而是“大猫”。
小理儿白天精神头好,只睡了一小会,吃完饭徐得庸抱着她出去溜达了一圈消食,回来玩了一会便打起瞌睡,不一会便睡了过去。
“多谢牛爷。”徐得庸笑着拱拱手道。
“嚯,这是什么风,难道是风婆子下凡不成。”有人道。
傍晚,徐得庸一家人吃完晚饭,徐慧真便匆匆去了前面,小酒馆要上人了。
这时,陈雪茹的清媚声音传来道:“哪是什么神风,那叫龙卷风。”
“对对对,还是陈经理懂得多,是龙卷风,龙卷风。”之前说话的人连忙道。
人口增加,人民为了填饱肚子,不断开垦土地,国家也鼓励狩猎山林,人类也野生动物的交锋在所难免,各地出现了一些老虎伤人的事情。
强子的大嗓门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西游记如来老儿曾说过,世间有“五虫”:“蠃鳞毛羽昆”。
徐得庸咧嘴“嘿嘿”一笑,付了钱,拿起酒和小菜坐到牛爷一桌。
不过,就算人没有捞着,但因为上了徐慧真办识字班的车,受到领导表扬,不但工资提了,之后一路平步而上,十年后更上当上校长。
徐得庸将小家伙抱到小木床上,盖上小被子,抬手看了看时间,不过才七点多。
想了想,便关上门出去,不急不缓的来到小酒馆。
众人聊着‘国家大事’以及各种小道消息,有人随即又聊起各地从年初开始不断出现的“虎患”。
徐慧真轻轻白了他一眼,给他二两和一碟开花豆道:“少喝一点吧。”
这货每次看到徐得庸都有种被夺了“气运”的感觉。
分别是指代鸟类的羽虫,指代虎豹等野兽的毛虫,指代乌龟等有甲动物的昆(甲)虫,指代鱼类的鳞虫,以及无毛无甲无羽无鳞的蠃(倮)虫。
其中人算是属于“蠃虫”,老虎属于“毛虫”。
另外,古人所说的“chong”也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虫”,而是另一個“蟲”字。
别看这两个字读音一样,但指代的意思却是天差地别。
“蟲”这一字在古代其实是对世间所有动物的泛称,一切动物都属于“蟲”这个范畴,哪怕是万灵之首的人也不例外。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解释道: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
另一个原因就是“避讳”,由于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名叫李虎,因此“虎”这个字民间是用不得了,于是唐代百姓便想到了虎乃毛虫,于是便称其为大虫了。
“虎患”严重,各地为此组建了许多支专业的打虎队伍,也涌现出一批“打虎英雄”和“打虎先进个人”。
其中打了一百多头的打虎老英雄,明年更是受到了周总理的接待。
像是著名的华南虎等基本都被打的灭绝。
饭都吃不饱的时代,甭说老虎了,就是恐龙来了也得让大炮轰喽。
人吃饱了,才能去管其他的,俗称“吃饱了没事干”,呵呵,玩笑玩笑!
徐得庸喝着小酒,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桌上人聊着天,耳朵听着各种消息。
比如上个月咱们就把漂亮国越境的侦察机给干下来,对方十几个飞行员无一幸免,对方三艘航母开到沿海,一时间剑拔弩张。
光脚不怕穿鞋的,咱们能有后世的发展,皆是之前的战争打下来的,说一句国运之战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