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的艰辛之处,可想而知了。
但现在陆渊扫平了群雄,马上就要一统中州了。
而被他击败的那些个丧家之犬们,届时没了中州这个枢纽平台,能够联系好各国,让他们能彼此互助,共同对抗楚军。
已经分列各州,彼此山水相隔,九州其它残余势力,想要再团结到一起,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如陆渊打徐国,那对方最多只能找唐国帮忙。
打许国,也只能找唐国帮忙,而找不了隔了一个大州的徐国。
因为路途太远了,时间上就来不及,徐国就算想出兵帮忙,光是路上赶路的时间,就要小半年,甚至大半年。
那个时候,等徐军抵达战场,黄花菜都凉了。
更何况。
那么远的距离,徐国真的敢,把自己的大军派出去吗?
他就不怕自己大军远征后,楚国趁着他国中空虚,来一场偷家?
徐国距离许国远,但楚国距离徐国,可就只有一江之隔。
甚至紧挨着徐国旁边的冀州,都还有一个楚国的冀州行营,那个是连一条大江都没有的,直接就和徐国接壤了。
这种情况下,给徐国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把国中大军派出去。
以前当过盟友,有着合作基础的徐许二国,想要彼此帮助,都这么艰难了。
扬州南边的那些蛮夷势力,雍州西部的西域异族,这些本就矛盾重重,甚至都只是迁徙途中强行糅合起来的复杂势力,就更不用说了。
陆渊想针对他们,比针对有了成体制,千百年下来,不断联姻沟通,利益盘根错节的各国,要轻松多了。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陆渊并不着急,扫平中州之外的各方势力。
那些注定是他的盘中菜,到了嘴边的鸭子,是飞不了的。
此时此刻,还是先吃了,嘴中正在咀嚼的美味,把它咽下肚子,才是正理。
而这美味,自然就是许国了。
现在豫州四国,郑国已被打残,现在归墟在朱虚城中,每日提心吊胆,不敢外出。
唐国被驱逐回了荆州,目前也在高平城招兵买马,积极准备着,根本不存在的楚国入侵。
四国之中,最弱的与最强的,都已经被楚国解决了。
那剩下的,就是处在后方,实力保存最好的许国,看起来格外碍眼了。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舒服点,所以陆渊决定,下一个打的,就是他了。
……
但陆渊刚刚解决了长平之战后,此时的许国那边,许帝才刚刚下令,以北固城为核心,重新构建一条许国防线。
此时在国内征集兵马的诏书,除了距离北固城较近的府县,已经收到,并开始准备之外。
国内距离较远的区域,信使都还在路途之上。
所以这个时候,许帝手中真正能动用的,其实也就那一百五十万,已经集结好的大军。
以及驻扎在北固城的十二位先天宗师了。
这份实力虽强,但想要布置好整个许国防线,显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