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即便不能继续保全富贵,但我等活命,还是可以的。
甚至楚人若是想做些面子功夫,给天下人竖个榜样,那我等或许还能得个一官半职。
此后在新朝,也算有些权贵,不算彻底没落了。”
其他人听闻此言,各个面色异动,有不忍者,有羞愧者,但同样也有心动者。
看到有人开头,很快就有那心思改动的人,出口跟随。
“国公,李大人说的不错,现下正是最后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这要是错过了,可就万事皆休了。”
“不错,现在大楚天兵横扫豫州,郑晋唐许四国兵马,皆不能抗。
楚国统一天下之势,已经明朗了。
我等再继续顽抗天兵,除了自寻死路,在史书上留下沐猴小丑的名声之外,绝无其它好下场了。
天下大势,就在眼前。
非我等不忠,实是明时务,行天理,顺应天势罢了。”
“继续抵抗楚军,唯有死路一条,我等是时候我该早做打算了。”
众多人纷纷开口一些,原本我不开面子,矜持的人,也不由跟着附和了。
见众人都达成一致,庆国公高明胜心中微松了口气,自己总算不用摔杯为号,让在附近埋伏的刀斧手出来。
在投降前,再做一番杀戮清理了。
统一了想法之后,他欣喜之余,也有些为难道:“既然诸公都认为投降可行,本公也认为,此乃大势,不可违逆。
但投降是个什么样的章法,诸位可有想法?
是劝诫陛下一起投降,还是我等私下开城,与楚军联络?”
此问一出,堂下当即有人道:“当然是我等自行开城,联络楚军了。”
这话开口,堂内众人皆惊。
因为若按此话行事,那就开城献降之功,可就只属于他们,郑国皇室就分薄不到一点半分了。
届时,他们或许能保全,可皇室一脉,怕就是要面临一个举族皆灭的下场了。
这样对待自己的故主,甚至在场还有一些人,与皇室有着联姻。
此种行径,当然让人反感不忍。
然而说话的人,敢这般说,自然预料到了众人反应。
不等众人反驳责问,他就先说道:“国公,诸位同僚,耳等想想,若是由陛下带头,开城投降,这献城灭国之功,城中哪个最大?
还不是陛下,还不是皇室诸人。
毕竟,他们可是为了活命,主动献出了一国,哪怕这个国,只剩下一座城池,可也是功劳极大的。
那时,陛下或许不失公侯之位,皇室诸人,富贵也有保障。
至不济,也能在城中乡下,当一个富家翁。
而我等,只不过是在陛下光辉之下,被遮掩的亡国之臣。
都是因为我等无能,不能辅佐明主,这才导致郑国灭亡,为楚所有。
这样的亡国之臣,这样的无能之辈,有无半点功绩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