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学员走了过去,站在操作台前,伸手在按键上按下自己的运算题。
这是一道更复杂的四则运算题,看起来应该是一道工程计算题分拆出来的。
随着他输入完成,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结果。
学员满满的惊讶:“算的好快啊。”
方文微笑道:“这台机器,就是将你们从复杂而单调的基础运算过程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我知道你们对它还有顾虑,担心机械的运算会出现错误,对吗?”
一名学员坦诚回道:“对,我担心将所有的基础运算交给它来做的话,一旦其中出现问题,我们想要找出问题,就要从海量的计算中一个个寻找。”
方文点头:“我想大家都在担心这个问题。不如这样,我们现在就可以进行一场测试,接下来的培训时间里,你们分成两组,轮流用它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并且同时用人力计算核对,看看它会不会出错。”
学员们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开始一场既是学习,又是与计算机的挑战。
虽然这只是初代的晶体管计算机,性能比未来的差很多,但依然通过高速效率和不知疲倦的运行展示了它的性能。
可以说,只要操作不出问题,基本上计算机不会出现逻辑错误。
确定了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后,学员们也掌握了基础操作。
接下来,就是更复杂一些的计算机应用。
这些就和负责基础操作的学员们无关了。
方文给研究院的高级研究人员,单独开了一个班。
在这个高级班里,他们讨论的东西,普通知识分子都不一定听得懂。
比如,运用“偏微分方程”研究弹道。
火箭弹、炮弹在飞行中需同时应对空气阻力、重力、风速、气压等多变量影响,其运动轨迹需通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流体力学)与变质量运动方程耦合求解。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描述气流在弹体表面的流动状态(如边界层分离、激波产生),进而计算不同飞行速度下的阻力系数,避免因阻力估算偏差导致的射程误差。
而弹体飞行中燃料消耗会改变自身质量,需通过变质量运动方程实时调整推力与姿态,通过求解pde模型,将弹道误差从“公里级”压缩至“米级”。
还有,冲击波与热传导方程的应用。
通过欧拉方程可模拟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在空气、土壤、装甲中的传播规律,计算不同距离处的压力峰值,可以用来评估坦克装甲的抗爆能力时,通过求解欧拉方程,可确定装甲厚度与材料强度的最优组合,避免“过度设计”或“防护不足”。
以及通过热传导-对流耦合方程计算热量在壁面的传递路径,设计冷却通道,避免壁面因高温融化或开裂,确保发动机连续工作。
等等等等
这些高级数学应用,在往日里,需要他们经过一个个日夜的大量计算和脑力付出才能有结果。
而现在,晶体管计算机将这个过程极大的缩短了。
培训结束,计算机操作员正式上岗。
计算中心开业的第一天,就收到了各部门的大量业务请求。
每个部门都想要借助计算中心,来为他们计算各种数学问题。
其中,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泰山研究院。
这也让计算中心一开业就压力巨大。
看着这番热闹景象,方文不禁心喜,高速计算机的出现,肯定会让泰山军工的发展速度大幅提高。
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
已经在基地连续待了50多天的他,准备离开基地,去仰光那边看看。
随即,带上龚修能和赵君平,驾驶飞机飞往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