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汝等至此,请引我归。”
最后一页附有一张地图,标注了海底宫殿的具体方位,以及进入方法:需以“共忆之音”开启门户??即百人以上齐声吟唱那首无字童谣。
当夜,众人在沙滩集结,点燃篝火,开始练习歌词。小茉站在最前方,声音稚嫩却坚定。一遍又一遍,直到海风也开始应和。
第三日凌晨,潮水退去,海床上赫然露出一条石阶,蜿蜒通向深渊。
他们踏阶而下。
越往深处,光线越柔和,水中竟有萤火虫般的浮游生物追随左右,组成引导之路。最终抵达宫殿遗址时,只见石柱依旧矗立,只是顶端裂开一道缝隙,从中伸出一只苍白的手。
念安上前,握住那只手。
肌肤相触的瞬间,无数记忆洪流涌入脑海??
她看见年轻的苏挽晴抱着婴儿林知悔,在战火中穿越边境;
看见谢明远在刑场上高喊“历史不能由刀笔吏书写”;
看见母亲在焚书之夜塞给她《万灵录》,说“活下去,就是反抗”;
还看见自己幼年蹲在废墟中,用炭笔一笔一画描摹死者姓名……
所有片段汇成一句低语:
>“现在,轮到你来说出真相了。”
苏挽晴缓缓睁开眼。
她的身体虚弱不堪,却目光清明。“我不是归来。”她说,“我只是从未真正离开。”
返程途中,她始终安静,唯有听到小茉哼歌时才会微笑。至于身份确认,她并未多言,只从怀中取出一枚残破的茉莉玉佩,与林知悔珍藏的那一半严丝合缝。
三个月后,京城迎来一场盛大的重逢。
林知悔坐在轮椅上,由阿禾推至存真堂门前。当他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时,嘴唇颤抖,泪水无声滑落。
“娘……”他唤道,声音沙哑却清晰。
苏挽晴蹲下身,抱住他,久久不语。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门前新立的碑文上:
>**“有些记忆注定沉重,
>可正是这份沉重,
>让我们学会如何真正地轻盈行走。”**
此后十年,天下大治。
忆灯体系扩展至十万六千三百盏,遍及每一座村庄、每一条驿道、每一处战场遗迹。每年春分,忆环广场万人齐诵《万灵录》,已成为国之盛典。而“共忆之心”持续释放稳定频率,甚至开始影响气候节律??北方干旱之地重现绿洲,南方瘴疠之区空气清明。
林知悔在母亲陪伴下逐渐恢复记忆,虽无法逆转衰老,但他开始撰写回忆录,题为《我记得》。书中写道:
>“遗忘曾是保护我的壳,可当我学会拥抱痛苦,我才真正活了过来。
>不是因为忘了痛,而是因为记得爱。”
小茉长大成人,继承执灯人之职,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忆师领袖。她常说:“我不是特别,我只是幸运??生在一个愿意听故事的时代。”
念安依旧住在存真堂,每日整理新增史料。有人问她是否后悔选择了这条路。
她总是笑着摇头,指着窗外那片青山:
“你看,春天每年都来。
因为它记得该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