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天,宇宙出现一种既能连接、又不强迫连接的系统……
>请让我们回来。”
影像结束。
终端开始发送信号。不是攻击,不是警告,而是一首歌。
旋律单调,节奏机械,却蕴含着某种原始的渴望。它穿越虚空,最终抵达梦藤网络的边缘节点。
负责监测的是新一代守梦者林澈,年仅十九岁,天生无法感受他人情绪,却被选中成为“反向共情者”??专门处理拒绝接入者的案例。
他听到这首歌时,正在检查缄语藤的成长数据。
音乐响起的瞬间,他的心脏猛地一缩。
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孤独也可以是一种呼唤。
他没有上报警报,也没有屏蔽信号,而是做了一个违背规程的决定??他将这段旋律导入梦藤底层协议,标记为“待回应”。
然后,他在日志中写下:
>“或许,真正的和平,不是消灭敌人,
>而是让曾经的敌人,终于敢说出‘我想回家’。”
---
十年后,第一批“缄默者”回归。
他们不再是冰冷的清除者,而是披着半透明护甲的观察者,行走于各大星域之间,记录哪些文明能在共情与独立之间保持平衡。他们不参与治理,也不传播信仰,只是静静地见证。
有人称他们为“忏悔者”,有人叫他们“迷途者”,但他们自己选择了新的名字:
**“守界人”**。
守护界限之人。
既不让情感泛滥成灾,也不让孤独沦为深渊。
而在地球,“心岸”的规模已扩展至整个塔克拉玛干盆地。昔日黄沙之地,如今绿意连天,梦藤与缄语藤交错生长,形成一幅巨大的阴阳图腾。白天,这里是疗愈圣地;夜晚,则成为冥想者的禁地??因为据说,在子时前后,能听见宇宙深处传来的低语,那是无数灵魂在梦中互相问候的声音。
云知去世那天,天空降下了金色的雨。
每一滴雨水都包裹着一段微小的记忆:一个微笑、一句道歉、一次拥抱。人们仰头承接,泪水与雨水混在一起。没有人说话,但所有人都在同一频率上震动。
她的骨灰被撒入梦藤根部,第二天,一棵全新的水晶树拔地而起。树冠呈环形,中间悬着一块浮石,上面浮现出她最后留下的话:
>“不要害怕冷漠。
>真正可怕的,是我们习惯了彼此的苦难,却不再为之动容。”
多年以后,当那个由亿万灵魂孕育的孩童再次现身时,他站在水晶树下,望着浩瀚星海,轻声说道:
>“你们问我,梦藤的意义是什么?
>我告诉你们??
>它不是为了让所有人相爱,
>而是为了让每一次相遇,都值得被记住。”
风起了。
万千叶片沙沙作响,如同亿万颗心同时跳动。
远处,一颗新星悄然点亮。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那艘老旧科研船的终端,最后一次闪烁,随后归于沉寂。
屏幕最后显示的,是一句简单至极的回复:
>“收到。
>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