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花园小区。
4号楼1204室内。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玲玲,开门!我们到了!”门外传来李淑敏充满活力的喊声。
“来啦来啦!”玲玲跳下沙发,跑过去拉开门。
。。。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桌面上,映出地图上那座孤岛的轮廓。林渊握着笔的手没有颤抖,墨迹稳稳地延伸,像是一道斩向命运的刀锋。他写下第二行字:**集结时间,明夜零点**。
“温软,联系所有人。”他说,声音低沉却清晰,“不强求参与,只告诉他们??如果还记得我帮过他们,现在轮到他们帮我了。”
温软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眼角泛起细纹。“你知道吗?我父亲曾经说过,真正能撼动系统的,从来不是代码或武器,而是一个人能让多少人为他停下脚步。”她打开平板,手指飞快滑动,“我会用暗网广播发送加密信号,以‘旧书签’为接头暗号。他们懂的。”
小静轻轻将一杯热牛奶放在林渊手边。“你不用背负一切。”她说,“这一次,换我们守护你。”
林渊抬头看她,阳光落在她发梢,像是镀了一层金边。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某个雨夜,他在街角捡到一只流浪猫,浑身湿透,瑟瑟发抖。他把它抱回家,用毛巾裹住,喂它温牛奶。第二天清晨,猫醒了,第一件事不是逃走,而是蹭了蹭他的手腕。
那一刻,他第一次明白:温柔不是软弱,而是最坚韧的抵抗。
而现在,他成了那只被世界遗弃又重新拾起的猫。有人愿意为他点亮灯火,有人愿与他共赴深渊。
他低头喝了一口牛奶,温热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梦中残留的寒意。
接下来的十二小时,三人分工明确。温软负责联络与情报整合,她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如舞,一条条信息如星火般扩散至城市各个角落;小静则继续解析那段神秘符号,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空间坐标,并尝试逆向推演岛上量子防火墙的运行逻辑;林渊则开始整理装备??虽然系统已断开连接,但他还记得“伪装身份”“共情护盾”等技能的核心触发机制,它们或许不再依赖数据流,但根植于他一次次真实选择中的信念,仍可能发挥作用。
傍晚时分,温软突然抬起头:“回应来了。”
屏幕上,一串名字陆续浮现,伴随着简短留言:
>“我在城东画廊,随时待命。”??陈默(流浪画家)
>“我妈病好了,我活着就是为了这一刻。”??李晓雯(被霸凌学生)
>“孩子上大学了,你说得对,生活值得坚持。”??王兰(失业单亲妈妈)
>“那天你拉住我手腕的温度,我一直记得。”??周哲(曾欲跳楼程序员)
一个接一个的名字亮起,如同黑夜中点燃的烛火。不到两个小时,响应人数突破九十。最后一位是住在养老院的老教师张素芬,她让护工代发消息:“那个总来给我读报的年轻人,我每天都在为他祈祷。”
林渊看着名单,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话。但他悄悄把手机调成静音,放进胸口内袋,紧贴心脏的位置。
夜幕降临,三人再次围坐。温软确认所有联络通道均已建立,脉冲触发程序将在行动瞬间自动同步;小静完成了最终坐标校准,指出岛上能源中枢位于地下三层,需通过旧通风管道潜入;林渊检查了干扰服残余能量,虽无法屏蔽全部追踪,但足以支撑三十分钟隐蔽行动。
“还有一个问题。”小静忽然说,“艾琳不会坐视不管。她一定在岛上布下了‘认知陷阱’??那些看似真实的场景,会让人误以为自己成功逃脱,实则早已陷入循环幻境。”
林渊点头:“所以必须有人保持清醒。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心跳共鸣协议’。”
那是他们临时约定的求救信号:连续三次敲击胸口,模拟特定频率的心跳节奏,唯有彼此熟悉的身体反应才能识别真伪。
凌晨两点,一架改装过的私人小型飞行器悄然升空,穿越雷达盲区,朝着北海方向疾驰而去。机舱内灯光昏暗,温软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小静则握着林渊的手,指尖微微发凉。
“怕吗?”林渊问。
“怕。”她坦然承认,“但我更怕你一个人去。”
林渊反握住她的手,轻声道:“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你说你喜欢画看不见的东西??比如风的形状,比如人心的温度。那时候我就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干净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