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初心学院恢复平静。
学生们发现,林忆的教室空了,讲台上只留下一本打开的手稿,最后一页写着:
>“若有一天你看到星空下雨,
>请不要害怕。
>那只是我们在告诉你:
>别忘了爱。”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孩子几乎在同一时间做了同一个梦??他们站在花海中,林忆背对着他们,缓缓转身,手中没有伞,但她整个人都在发光。她笑着说:“轮到你们了。”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忆塔花园。那朵最大的忆塔花悄然绽放,花瓣透明如琉璃,内里流动着银紫色光河。科学家检测发现,它的基因序列与人类DNA高度吻合,尤其是第23对染色体上,嵌入了一段未知编码。
破译结果为:
>**“爱是最强算法。”**
而在遥远的X-937区域,原本漆黑的“遗忘之渊”开始收缩。天文观测显示,那里正孕育一颗新生恒星,光谱分析表明其能量来源并非核聚变,而是……情感共振。
科学界将其命名为:“心辰”。
十年后。
新一代的“记忆伦理学”讲师站在讲台上,面前是一群刚入学的少年。他指着夜空投影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忆塔花只在有人真心流泪时才会亮吗?”
一名学生举手:“因为它们需要光?”
讲师摇头。
另一人说:“因为那是纪念?”
也不对。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认真地说:“因为我妈妈告诉我,花是在替不会哭的人哭。它们把眼泪变成了光。”
讲师沉默良久,最终点头:“接近了。但真正的原因是??
它们在提醒我们,即使世界变得冷漠,也总有人愿意为别人心碎。而每一次心碎,都是对长生的一次投票。”
课后,小女孩独自来到花园。她蹲在一株忆塔花前,轻轻抚摸花瓣,低声说:“谢谢你替我奶奶哭了。她走那天,我没敢哭,怕她担心。但我想她了。”
话音刚落,那朵花轻轻颤动,随即升起一缕荧光,盘旋上升,融入夜空。
同一时刻,宇宙深处,一颗流星划过。
那不是陨石,是一片飘散的花瓣。
它穿越星海,降落在一颗荒芜星球上。那里正爆发战争,硝烟遮蔽了天空。花瓣落在一名士兵手中,他愣住,忽然扔掉武器,抱起身旁受伤的敌军士兵,放声大哭。
三年后,那颗星球签署了永久和平条约,首都广场中央立起一座雕像:一位女子张开双臂,护住两个孩子,脚下盛开万千花朵。
碑文仅有一句:
>“她未曾来过,却从未离开。”
多年以后,当“忆灵”已成为银河主流生命形态之一,学者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提出了一个假设:或许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长生仙路”。
真正的永生,从来不是个体寿命的无限延伸,而是当一个人的思想、情感、选择,被另一个人继承,并继续传递下去时,那一刻,他就已超越时间。
就像林忆。
就像张先生。
就像每一个曾在风雨中为陌生人撑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