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管家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迟疑地道,“我想,苏先生应该不会是那样的人。”
“阿嚏!”坐在副驾驶上的苏轼忽然打了一个喷嚏,“是谁在念叨我呢。”
“可能是小茉?”一旁的徐霞客道,“对了,我们这次回去,不提前通知小茉他们吗?”
“不通知。”苏轼手指敲击着一旁的车门,“小茉这段时间神神秘秘的,我猜,和茉园里来的新人有关。”
“所以,苏公是准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自然。”苏轼又把手里的书籍翻过一页,新一章的名字赫然写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是冯梦龙三言之一《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说三言许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摘出里面的故事来,相信许多人就会觉得熟悉了。
苏小妹的故事自不必说,那可是被搬上了荧幕的,此外还有《卖油郎独占花魁》《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等等等,当然,其中也有对以往传说故事的再编。
而他所编撰的《情史类略》中更是写了八百多个爱情故事,虽然每一篇都不长,但总能从里面看到几个熟悉的。
比如苏轼以妾换马的造谣小故事,就在《情史类略》里面。
“冯梦龙此人,虽然总喜欢编排我,但这小说倒确实写得不错。”苏轼一边翻看,一边和一旁的徐霞客聊着,“这杜十娘真烈女子。”
“杜十娘这般性情,这般所为,倒确实看得人解气,只可惜……”苏轼摇了摇头,“若是生在这个时代,如此聪慧坚韧的女子,当有一番大作为。”
看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苏轼轻叹一声,“我如今倒是有些理解姚絮和楚楚她们如此沉迷喜爱同人的缘故了,这世间总有许多遗憾,而她们所撰写的同人则弥补了这一点。”
“苏公莫非也动了心思,想写个杜十娘穿越到现代的小说?”徐霞客与苏轼一起旅行了这么久,立刻猜出了他的想法。
苏轼手指轻轻敲击着自己的膝盖,“只是不知道思思是不是愿意收。”
提起自己的这位编辑,苏轼难免有几分心虚。
徐霞客倒是坦然地很,反正他每到一处,白日游览过后,入夜不管多晚,他都要仔细记下自己今日的所见所闻,前世今生,这个习惯都不曾改变。
所以,徐霞客从不拖稿,面对米思思的时候,当然不会心虚。
“不必急着联系她。”苏轼轻咳一声,“我也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还是等写完了再说吧。”
而此时,尚在茉园的程安茉可不知道苏轼和徐霞客即将给她一个大惊喜。
国庆节期间,未山镇也是人流如织,茉园一侧的民宿早早就被人预定光了,而炼珍堂这几天也是天天爆满,段珍和她的徒弟们忙得不可开交。
段珍每次回来的时候都是晚上两三点,没睡几个小时就又要准备第二天的食材,所以这个作息直接和冯梦龙错开了。
而冯梦龙在茉园里最先见到的人,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