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错?那这就意味着……?所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百姓们齐刷刷的惊呼起来:“八旗子弟学校开始招生了???”震惊的呼声划破天际。静寂数秒后被吓到的行人禁不住抱怨着:“……八旗子弟学校招生你们用得着这样子做什么?”八旗子弟学校。顾名思义那是满汉八旗才能就读的学校,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那根本就是无法够着的地方。再说了八旗子弟学校招生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不是每年都在招的吗?都招了好几年了!行人迷惑的看着满脸惊骇的众多百姓,头顶冒出了大大的问号。看着你们也都是京城人。怎么一个个都和乡巴佬一样呢?对于行人莫名鄙夷的目光,一群激动的百姓都快要暴动了。他们齐刷刷的怒吼一声:“不是啊!”“八旗子弟学校和官学合并了!”“以后在京城没有官学、也没有国子监,统一合并为北京国学院了!”“国学院?等等!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听到国子监官学都被并入八旗子弟学校,刚才还老神在在的百姓也惊了。要知道入国子监读书的不但有蒙阴监生,捐纳钱粟的例监,更多的则是举监以及贡生,是全天下读书人皆向往不已的。这突如其来的合并让人心慌不已。先前还没有兴趣的不少人也停下脚步凑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谈论起这件事。“难不成只有八旗子弟才能读书?”“天哪……怎么会这样?还给不给天下读书人一条生路了?”形形色色的言论让最早震惊发声的百姓急得直跳脚:“不是不是!”“北京国学院,招生不分出身,凡是北京城里七到十六岁的均可入读!成绩优秀者还可以领取奖学金,若有家境贫困者还能申请助学金!”“……我的天哪!”“那不是我家孩子也能就读了?”“让我来看看!让我看看!”顿时间告示栏前乱做一团。亏得衙役们早有经验和准备,他们一边将骚动的百姓们拉开,而当值的年轻衙役又将此事反反复复诵读数遍。果然所有人都没有听错。八旗子弟学校——不!现在要称呼其为国学院了!国学院正式对京城所有百姓开放招生。天下虽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也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说。谁能不想让自己孩子出人头地的?百姓们不给自家孩子读书还不是因为出不起私塾的费用?眼看着居然能够入学国学院,读书优秀者还能拥有奖学金助学金……原本出来是想看看百姓们对于女子学校的看法,可惜的是沿途只有无数人在讨论国学院。胤禟一行人忍不住好奇心。他们决定到国学院门口来溜达一圈,还没等马车行驶到国学院外,胤禟等人老远就看到从院门口排到街角的长队。感觉满京城的人都来了似的?就算是早有准备的康熙,禁不住为那报名的百姓人数吓了一跳。天底下哪有不愿意的家长?待消息传开,京城家有适龄儿童的家庭都纷纷涌上街头,出现了这般的盛况。“呜哇这队伍!”“厉害了……”敬颖郡主掀起窗帘一脚,带着点羡慕和忐忑望着国学院外的排队长龙。百姓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他们眼中闪烁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如若女子也能如此就好了。敬颖郡主的掌心里湿润润的,当她接受求助的信件,提出自己的心愿时就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一双黑眸里蒙着一层薄雾。她曾经彷徨过,也曾经迷茫过,曾经在放弃的边缘左右摇摆过。敬颖郡主手指轻轻颤抖着,紧紧抓住了车窗,各种情绪逐渐在她眼眸里褪去,留下的只有坚定和一往向前的勇气。自己不站出来。又有谁能替自己站出来?敬颖郡主目光灼灼的看着长队。她面露期待之色:“不知道女子学校前能有多少人?”“指不定有三四个!七八个了!”“不不不,我觉得起码有十几个!”胤禟和四公主瑚图玲阿兴致高昂的猜测着,三人的情绪逐渐热烈激动起来,唯一冷静的还是康熙。他给三人浇了一盆冷水。康熙沉声说道:“今天的话……估计还没人。”车厢里瞬间静寂无声。胤禟看着收敛笑容的瑚图玲阿和敬颖郡主,一边瞪着汗阿玛一边安慰:“咱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北京女子学校是在原八旗子弟学校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地址位处在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