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芝麻汤圆发出全秦岭最可爱的声音,母熊依然对他不屑一顾。
呵。
不就是胖了点儿吗?
“咿咿咿。”
芝麻汤圆弄清楚真相,玻璃心碎得稀里哗啦。
他扑过去猛得捞起崽崽熊,一爪一个抱进怀里。把脑袋埋进他们肚肚,吸完这个吸那个。
熊妹妹从未遇到如此变态的怪兽,伸出爪爪在空气中胡乱扑腾,奶声奶气向远处妈妈求救。
小小熊早已经习惯,转过熊脸安慰小伙伴。
“呐呐。”别喊了。
“呐呐。”我妈咪一直这么变态哒。
小小熊认命地摊开爪子,敞着白花花肚皮,仿佛自己是一只小熊玩偶。
暗中跟踪的保护团队,消耗99%生命值爬到山上。
看到这一幕,瞬间萌得满血复活。
小熊吸小小熊,还有更可爱的画面吗?
魂穿250三分钟!
接下来大约两周时间,喻以筠和小伙伴都呆在嘟嘟和母熊领地附近。
除了跟新认识的朋友一起玩耍,喻以筠尝试寻找这片保护区其他熊熊。
找来找去,却发现收获甚微。
相比于其他几个保护区,这片保护区地势艰险,能够开展的救护工作有限。
附近救助站能为大熊猫做的,只有检测熊猫活动轨迹,在他们遇到危险时提供救援。
有几次,救助站治好受伤熊猫,甚至没办法跃过悬崖和瀑布,将他送回原本栖息地。
最终只能跟附近保护区商量,为熊猫选择新家。
迫于长期与外界隔绝,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熊熊数量稀少,而且大多数沾亲带故。
当地工作人员只能将熊猫接下来,无法冒着风险将熊猫送回山上。
如果想要人为保护熊猫基因多样性,只能把山里熊猫都带下来,送到其他保护区。
可那种做法,导致当地保护区闲置事小,还会让熊猫栖息地距离拉大。
按照动物学者对熊猫演化的研究,人类大规模破坏栖息地之前,这片区域是秦岭大熊猫的‘中转站’,连接两片较大的栖息地。
由于人类凿山修建隧道、开发度假区等等行为,导致一些熊猫被困在‘中转站’。
芝麻汤圆走过的小熊之路,为保护团队提供新思路。
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沿途栽种竹子的方式,将中转站与东边的栖息地链接,引导野生熊猫自行进行交流。
多年来致力于熊猫保护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个方案可行,高兴地揭棺而起。
没高兴多久,他们目光往西移动,又躺回棺材。
相比于东边保护区,中转站与西边保护区隔阂更加严重。
单看原本地形,西边区域较为平坦,熊猫只要来到中转站,可以轻轻松松进入另一片森林。
正因为地形平坦,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木材市场开放,短短几天就砍光了这片树林。
树木砍光了,他们又将目光投向竹林,砍得一根不剩。
大熊猫找不到食物,唯有逃离这片区域,去其它山头寻找栖息地。
后来又有开发商盯上这片地,建造‘自然生态度假村’,邀请人们欣赏被破坏后的生态。
大熊猫保护工作引起全国重视后,度假村遭到废弃。
可惜,被砍伐掉的百年古木,需要等几百年才能恢复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