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2章
朱兴明让张定在朝中支持岭南开发,表示岭南要作为大明经济特区的试点。
张定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种瘴疠之地,开什么经济特区。
这个年轻的内阁首辅,被朱兴明提拔之后一直坚定地遵循朱兴明制定的路线。
于是,张定咬咬牙,表示自己一定支持。
有了内阁首辅的支持,大量的资金涌入岭南,甚至于朱兴明决定去岭南亲自看一看,
“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瘴疠之地?”田文浩率先出列反对,言辞恳切,“岭南路途遥远,盗匪未清,若有闪失,臣等万死难辞其咎!”
紧接着,十余名官员纷纷跪地劝阻,朝堂之上顿时跪倒一片。
朱兴明端坐龙椅,面色平静:“众卿平身。朕意已决,不必再劝。”
张定见状,出列奏道:“陛下南巡,体察民情,实为圣明。然确需确保万全。臣请加派锦衣卫护驾,并命沿途州县严加戒备。”
朱兴明点头:“准奏。骆炳,你亲率锦衣卫精锐五百护驾。孟樊超率暗卫随行。”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道。
退朝后,朱兴明将张定单独留下。
“张爱卿,朕离京期间,由你与太子监国。遇大事不决,可八百里加急奏报。”
张定躬身:“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圣恩。只是。。。”他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陛下,田总督等人反对南巡,表面上是为陛下安危着想,实则。。。”张定压低声音,“臣恐他们另有图谋。”
朱兴明冷笑:“朕岂不知?他们越是反对,朕越是要去。朕要亲眼看看,这岭南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
朱兴明知道,田文浩等人之所以反对。
岭南特区一旦建立,辽东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
田文浩想的,是发展辽东。
离京前夜,朱兴明来到南宫,向太上皇崇祯辞行。
崇祯正在作画,见朱兴明到来,并不停笔:“陛下真要亲赴岭南?”
“是。儿臣要去亲眼见证大明的未来。”
崇祯放下画笔,叹道:“你比朕勇敢。当年朕若有你这般魄力,或许。。。”
他没有说下去,但朱兴明明白父亲的意思。
“父皇,安和楼一事。。。”朱兴明欲言又止。
崇祯摆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朕只问你,岭南之事,你有几分把握?”
朱兴明目光坚定:“十分。儿臣已在岭南布局多年,如今时机成熟,是该让天下人看看了。”
崇祯凝视儿子良久,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朕祝你一路顺风。记住,变革之路,从无坦途。遇阻则刚,遇柔则化,方为明君之道。”
“儿臣谨记。”
南巡队伍浩浩荡荡离开京城,朱兴明乘坐特制的四轮马车,内设减震装置,行驶平稳。
孟樊超骑马护在御驾旁,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骆炳率锦衣卫前后护卫,队伍绵延数里。
行至河北境内,沿途百姓跪迎圣驾,山呼万岁。朱和璧与张定在京郊长亭送别,目送队伍远去,直到消失在官道尽头。
“首辅大人,父皇此行,不会有事吧?”朱和璧忧心忡忡。
张定目光深远:“殿下放心,陛下早有安排。倒是京城,需我们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