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 130140(第31页)

130140(第31页)

她把收学徒的事儿说了一下,“外面的规矩和咱村里不一样,人家管吃住就不给工钱,还得让你勤快干活儿。小河至少学三年,蒜头得学五年,学出来一开始一个月工钱估摸着有三五百,要是能上灶至少一两,能单独上灶至少二两,大厨一个月有三到五两。你们合计合计划算不。”

阮荷花家压力小,想也没想就同意,“阿宁,我们乐意,让他跟着去学几年,等以后保不齐咱们村自己也开饭馆酒楼呢。”

不说远的,就近里,沈宁这个作坊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以后怕是得专门盖食堂呢。

蒜头娘惊讶地道:“荷花,你们……不让小河学瓦匠活儿啊?”

张本力跟着裴二郎干瓦匠,就那么一个冬天赚老些钱了,咋不让儿子过两年也跟着干呢?

阮荷花没多说,因为裴长青之前就给瓦匠们分析过了,去年冬天赚钱多是因为火炕,别人暂时干不了那营生,他们就能多赚些钱,等大家都会了,或者他们也干别人能干的活儿,那就赚不到那么多钱。

在乡下一天四十文就很好了,赚五十文的机会都少,一百文只有这一次。

春天之所以还能继续高价盘火炕,是因为裴长青和沈宁受了知县、知府大人的表彰,又受到皇帝御赐表彰,县城和龙庙镇的住户们跟风赶时髦,都想沾福气。

实际随着天暖和,裴长青已经把盘火炕的价格降下来。

过些天能室外施工,他们就不做这个了,因为张瓦匠等人也琢磨明白盘火炕了。

别人一会,这价格就得刷刷降。

到时候裴长青就带他们去给陶族长家盖房子。

而且做瓦匠很累,做大厨虽然也辛苦,可吃得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关键是稳当。

蒜头爹娘对视一眼,盘算下,儿子10岁,五年后就是十五,其实他们很想让儿子跟着裴长青干建筑或者大一点跟着沈宁在作坊干活儿。

二蛋现在就能赚钱,蒜头有啥不能的?

金子他们也能去压米粉,蒜头有啥不行的?

蒜头看他爹娘犹豫,急得啊,一个劲儿地使眼色,快答应啊!

人家管吃住!

我腾出地儿来,我大哥就能娶媳妇儿。

我还不用吃家里粮食,还能吃到好吃的!

大酒楼多少好东西啊,人家养的猪、猫、狗,都比他们家吃得好百倍!

再说,我现在会拼音,能自学识字,还会算账,回头掌柜的不得更高看我?

我前途远大啊!

看他爹娘还在犹豫,蒜头怕沈宁不耐烦,立刻抢着道:“豆腐娘子,我乐意,我乐意!”

他这么说,他娘立刻说他没规矩,训他两句。

他爹:“五年呢……”不给工钱,要是像二蛋跟着豆腐娘子,一天不说多,赚个十文也好啊。

蒜头最懂他爹,“人家管吃住,我在家里吃住,一天都不止二十文了吧?我出去学徒,凭空就给家里省钱了!”

这么一说,他爹娘立刻觉得很对。

见儿子实在乐意,他们也不好过于反对,就答应了。

沈宁笑道:“不管干什么活儿,首先得孩子乐意,蒜头更乐意当厨师,这是好事。”

蒜头:“豆腐娘子,我肯定会好好学的,以后跟小河哥开饭馆!”

张小河也挺向往。

昨儿的美食节给他的触动太大了。

他觉得大厨站在那里问人吃什么,给人盛菜的时候特别带劲!

小珍珠:“小河哥哥、蒜头哥哥,以后我们去县里就能找你们玩啦。”

小孩子最喜欢哪里都有自己认识的人,去了哪里都能找人见面。

蒜头和张小河也很兴奋。

对于离家,他们并不忐忑,毕竟县城有自己人。

他们去了要是有事儿也有帮衬的,并不算自己出远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