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人家虽然低调,却有粗壮的大腿,以前有皇帝跟前的红人做靠山,后来皇帝也喜欢她的产品,还御笔钦点福气娘子,成为最低调的皇商,那谁还敢动她?
许知县觉得自己还好,起码也沾光了,另外几个县就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了。
虽然他们县内大商户也来运货,也有合作,可毕竟路远不方便嘛。
卫先生也上了马,有许知县陪着跟裴长青、沈宁一起骑马缓行,往豆腐村去。
钦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往豆腐村去,镇上不少有闲暇的人便跟着去看热闹。
钦差啊!
看一次能吹一辈子!
谁能忍住不去看?
不少没有雇工的小铺子都直接关了门去看呢。
宋家、柳家、禚家等龙庙镇大户自然不需要如此,家家都有雇工,他们当家人不只是想凑热闹,还想要更多。
谁能给钦差大人磕个头,送上礼物,那可是天大的脸面,以后在镇上都格外长脸。
不敢贸然往钦差跟前凑,他们就想走陆裕和曾知县的门路。
曾知县没立刻跟去豆腐村,他得安排一下钦差一行人的住宿问题。
在成阳县这些天人吃马嚼的,都得县衙负责。
他命陆裕带人跟镇上客栈说一声,把最大最好的几个院子包下来给钦差一行人落脚。
豆腐村可安置不下如此多的人。
即便卫先生可能会留在豆腐村,其他人也得另外安排住处。
再者听卫先生的意思他们不是张公公那般颁完旨就走,而是要逗留些日子。
宋父病了,宋大在府城,宋二不在家,家里依然是宋母主事。
她很想主动献宅子给钦差等人住,可又不敢造次。
眼前的是知县,最讲究尊卑,她一介女流不被瞧在眼里,若是强出头又怕惹知县不喜。
看来以后得让老三……跟这些场面人走动起来。
老三与裴家关系密切,让他管起来对宋家也好。
禚老板、柳大爷几个就上前奉承,纷纷表示镇上有宅子可以空出来,洒扫一新。
这些人家的宅子自然比客栈住得舒服,曾知县也没拒绝,让陆裕看着办。
而沈宁这边儿,他们陪着卫先生、严主事、许知县几个到了豆腐村。
天近傍晚,绚烂的红霞似锦缎一般瑰丽,沿途却挤满了看热闹沾喜气的百姓。
百姓对此天色习以为常,卫先生却看得心下一动,当即就文思泉涌,诗兴大发。
严主事却用心观察一路民情,是真实的百姓还是地方官特意安排的“良民”,他这种常与匠户、农户们打交道的官员还是看得清的。
他发现豆腐村的百姓不管衣着、精神比其他村都要好不少呢。
他们从京城一路南下,不是走水路就是走陆路,途径驿站歇息,他也会悄悄出去观察一番。
一般来说,靠近驿路的村子多少的都有点外快,即便如此有些村子的百姓也是面黄肌瘦、衣着破旧,有些则是刁滑小民含量超标。
豆腐村的百姓穿的也都是麻布、普通棉布,却衣能蔽体,洗得干净。
这些百姓脸上也不是骨头包着一层皮,面色都有光泽,皮下有肉,不管男女老少一个个咧着嘴笑得非常开怀。
他们居然不害臊、不畏惧?
这可是头一次见!
严主事很感兴趣。
很快他看到几个衣着整洁的半大孩子列队过来,其中一个孩子声音大点,在那里数:“一对、两对……这么些人,咱们村估计住不下,好房子不够。”
另外一个孩子则数马多少,“咱村的草料怕是不够,得让四外村送,快去通知。”
严主事看卫先生有裴长青陪着,他就故意放慢马速,越发要听孩子们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