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曾因太敏感而痛苦的人,都是未来的桥梁建造者。
>
>你们不必变得麻木才能活下去。
>
>正相反??正是你们无法关闭的心,将成为这个世界最后的灯塔。”
声音落下瞬间,全球共有三百二十七名长期接受心理治疗的“高敏个体”在同一秒睁开双眼。他们原本闭锁多年的梦境系统重新激活,开始接收来自陌生人的潜意识片段。一位冰岛的心理咨询师惊恐地发现自己能“尝”到来访者压抑的愤怒??那是铁锈混合柠檬汁的味道;一名新加坡程序员则在代码行间看见流动的颜色,每一串函数背后都藏着一段未曾诉说的家庭创伤。
社交媒体再度沸腾。
#我听见了你的情绪#成为trending第一话题。无数人上传视频,展示自己突然获得的感知能力:有人能看见爱人头顶漂浮的焦虑云团,有人能在握手瞬间读取对方童年阴影的具体画面,更有人声称在地铁车厢中捕捉到了整群乘客集体无意识的哀悼??那是对某种尚未命名之物的失落。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部分国家代表主张立即封锁所有与“归心网关”相关的技术节点,称其已构成“跨维度精神入侵风险”;但更多新兴经济体代表坚决反对,指出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本国监狱再犯率下降41%,校园霸凌事件归零,甚至有长期对立的两国边境士兵自发交换食物与家书。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未能达成统一决议。
而在会议室外的走廊上,一位来自非洲的小国观察员默默摘下领章,露出藏在内侧的一枚微型铜哨挂饰。他轻轻摩挲它,低声呢喃:“妈妈,我现在终于懂你当年为什么总在夜里哭泣了。”
回到守夜学院,阿禾正在给新来的孩子们上课。
地点不再是教室,而是操场中央临时搭起的圆环形木台。陈默坐在角落,双臂环膝,依旧保持着防御姿态。其他孩子围坐一圈,手中各自握着一枚普通金属哨子??唯有那个曾长期封闭自己的小女孩,手腕上的共感印记仍在微微发光。
“今天我们不做练习。”阿禾说,“我们只讲一个故事。”
她翻开一本空白册子,笔尖轻触纸面,墨迹便自行蔓延开来,形成一行行文字,仿佛有另一只无形的手在代写:
>“从前有个女孩,她生来就能听见别人心里的声音。
>
>她听见父亲在微笑时想着别的女人,听见同学夸她漂亮其实只想借作业抄,听见老师说‘你很棒’时内心却认定她终将平庸。
>
>她越听越多,也越来越痛。
>
>十二岁那年,她决定再也不听了。
>
>她把自己关进地下室,用棉花塞住耳朵,用毯子蒙住头,整整三年没说一句话。
>
>直到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敲开了门。
>
>他说:‘我知道你不说话,但你能听见我对不对?’
>
>女孩点头。
>
>男孩递给她一支铜哨:‘那你能不能帮我吹一下?我妈病得很重,医生都说没希望了。但我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她就不会真的离开。’
>
>女孩犹豫了很久,终于接过铜哨。
>
>第一声嘶哑,第二声颤抖,第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