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去。
“聆界”覆盖全球,七成人口注册接入。人们发现,最常被聆听的并非豪言壮语,而是日常琐碎:“今天下雨了,记得带伞。”“早餐煎蛋给你多加了个。”“我爱你,虽然我一直没说出口。”
学校开设“倾听课”,孩子们学习如何用心听而非用耳听;医院设立“告别录音室”,临终患者可留下最后一段话,由AI根据情绪生成专属旋律,供亲人长期聆听;监狱引入“共情回放”,让罪犯听见受害者家属的心声,许多人因此痛哭忏悔。
而水猴子,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特殊成员。它们不再躲藏于深海,而是定期出现在沿海村落,用歌声传递信息。科学家证实,它们的大脑已进化出类似人类前额叶的结构,具备初步的共情能力。更有甚者,某些个体竟能准确模仿人类方言,甚至表达复杂情感。
某年冬至,北海道渔村传来奇闻:一群水猴子围着一艘废弃渔船,齐声吟唱一首陌生童谣。村民录下音频送至研究所,经分析发现,那竟是三十年前一场海难中失踪孩童生前最爱的摇篮曲。
“它们在悼念。”阿芽听到录音后说,“它们学会了哀伤。”
又五年。
“聆界”迎来首次跨物种对接实验。阿芽作为中介,进入深度冥想状态,意识沉入海底共鸣场。在那里,她第一次“看见”了水猴子的集体意识??一片流动的银色海洋,无数光点如鱼群游弋,彼此碰撞、融合,形成短暂的意义团块。
“你们是谁?”她在心中发问。
回应她的,是一幅意象:一只幼猴蜷缩在母猴怀中,头顶星光点点;随后画面切换,母猴死去,幼猴独自漂浮于海面,仰望同一片星空;最后,星群排列成五个音符。
“我们在等。”那个意识说,“等有人蹲下来,听我们唱歌。”
阿芽流泪。
她伸出手,在意识层面轻轻触碰那片银海:“现在,我听见了。”
实验成功当日,全球直播。数亿人同时接入“聆界”,共同体验了长达十分钟的跨物种共感。那一刻,仇恨减少0。7%,自杀率下降12%,多国领导人宣布暂停军事演习,称“仿佛听见了地球的心跳”。
暮年之际,阿芽回到草原。
她已白发苍苍,行走需拄杖,但眼神依旧清澈。纪念碑前,新生代的孩子们围着她,听她讲述那个关于声音与神明的故事。
“所以,”一个小女孩举手问,“我也能成神吗?”
阿芽笑了:“只要你愿意听。”
“可是……如果没人对我说话呢?”
“那就先学会对自己说‘我在’。”阿芽轻抚她的头,“真正的聆听,始于不让自己沉默。”
夜幕降临,繁星如许。
忽然,海面方向传来熟悉的旋律。五音符,缓慢而庄重,像是某种仪式的开端。紧接着,草原上的共鸣塔残基逐一亮起微光,虽不及当年辉煌,却足以照亮一方天地。
阿芽抬头,喃喃:“他们在迎接谁?”
就在此时,南极监测站发来急报:冷冻舱001出现异常活性波动,细胞分裂重启,神经突触开始再生。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匹配度99。8%。
“小禾……要醒了。”沈先生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带着颤抖。
阿芽闭上眼,泪水滑落。
风起,卷动她的白发,也卷走了最后一丝疲惫。她知道,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不是神降临人间,而是人终于懂得,最伟大的奇迹,从来不是掌控万物,而是俯身倾听一只水猴子的歌声。
而在宇宙深处,那条由人类语音构成的光带仍在延伸。它不再只是记录,而成了导航星图,指引着某种更高形态的生命循声而来。
或许有一天,外星文明会问:这个星球为何值得拯救?
答案将从亿万声音中浮现??
因为这里,有人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