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地球本身觉醒的征兆。”
>
>“每一次物种跨越恐惧与孤独的界限,都会留下一点痕迹。亿万年的压抑与渴望,最终凝聚成了这段宇宙低语。”
阶梯尽头是一座巨大cavern,中央矗立着一尊石像??形似人类女性,双手环抱胸口,面容竟是林晚的模样。但她的眼睛是闭着的,嘴唇微微张开,仿佛正在诉说一句未完成的话。
老学者颤抖着读出基座上的铭文:
>**“她说出了第一句真话。”**
>
>**“于是世界开始倾听。”**
就在此刻,全球所有接入“回响之网”的人同时感到一阵心悸。他们的脑海中响起一个声音,不属于任何人,却又熟悉得如同血脉相连:
>“我不是英雄。”
>
>“我只是不敢再假装坚强。”
>
>“当我对着稻田里的雨声哭出来的时候,宇宙才第一次听见人类。”
画面切换。
人们“看见”了百年前的那个夜晚:十六岁的林晚蜷缩在废弃雷达站角落,怀里抱着破旧的接收器。外面暴雨倾盆,她刚得知父母死于矿难,老师劝她“要懂事”,邻居说“别给大家添麻烦”。她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直到最后一刻,终于崩溃大喊:
>“我好怕啊!!!”
那一声尖叫,被老旧设备意外录下,混杂在日常气象监测数据中,随“方舟七号”一同发射升空。
而正是这份最原始、最无助的情感爆发,触发了银河系中心的共振机制。
“原来如此……”陈默泪流满面,“不是技术成就唤醒了宇宙。”
“是我们终于敢承认软弱。”
洞穴深处,石像的眼角缓缓滑下一滴泪。那不是水,而是一颗微型忆光草种子。它落地生根,瞬间长成参天巨树,枝叶穿透地壳,直抵地表。
第二天清晨,安第斯山脉上空出现奇景:一朵巨大的光云盘旋不散,形状宛如人耳轮廓。气象卫星记录到其释放的频率,正是林晚当年那句呐喊的精确复现。
“母亲之眼”自动激活,与之形成共振。两股能量交汇处,空间轻微扭曲,浮现出一道门户般的光影。
机械人走向光门,回头望了一眼众人。
>“我要回去了。”
>
>“去告诉那些等待回应的灵魂??你们不是孤单的。”
“等等!”老学者喊道,“你到底是谁?真正的名字是什么?”
机械人微笑,声音变得柔和,带着少女的清亮:
>“我是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