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2章
郭允厚听完毕自严和卢九德的话,脸色稍缓,但依旧坚持道:“陛下,毕侍郎、卢公公所言,确为老臣所未虑及之深。”
“然监管之说,言之易,行之难,户部人手有限,如何能有效监管散布各地之民间银行?”
“其账目真伪,如何辨识?其资本虚实,如何查证?此皆非易事。”
“何况,我朝律例,对此并无明文规定,一旦准许,是否需要重新修订大明律?之后又由谁执法?皆是难题。”
“老臣恐画虎不成反类犬,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争论的焦点,从该不该允许转向了能不能管好。
郭允厚的担忧非常现实,以大明如今的行政效率和官僚体系,要对新兴的、分散的金融实体进行有效监管,难度极大。
朱由检静静听着三人的陈述,脑海中思绪飞转。
他虽然来自后世,但对具体的金融知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当然,银行的作用、金融风险的可怕以及监管的必要性,这些基本概念,他还是知道的。
目光看向为首的温体仁,朱由检开口问道:“首辅,你是什么意见?”
温体仁悄摸的看了眼朱由检,并未看出什么来,心念急转下,恭敬答道:“陛下,臣于钱法一道,实不如郭部堂、毕侍郎精通。”
“然方才听诸位大人剖析,臣以为,徐文通所请,虽有一定风险,然亦蕴含机遇。”
“若能如毕侍郎所言,立下严格规矩,加强监管,或可尝试。”
“毕竟,堵不如疏,民间资本若引导得法,亦可成为国用之补充。”
“只是这试行之初,范围、规模必须严格控制,以便观察效果,及时调整政令。”
温体仁这番话,圆滑地很,既肯定了徐文通所请,又强调了风险控制和循序渐进,可谓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
朱由检微微颔首,对自己这位首辅的机变很是满意。
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半晌,朱由检重新看向几人,面色严肃道:“首辅所言,果是老成持重,朕看可准许徐文通等人,试行组建私营银行。”
此言一出,郭允厚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并未再出言反对。
朱由检继续说道:“然,绝非放任不管,需依毕卿、卢九德所议,定下严格规制,由户部总责监管。具体如下。”
“第一,试行范围,初期,只准在浙江一省之内试行,其他地方,暂不准许。”
“第二,资本门槛,徐文通等人欲开设私营银行,其初始本金,折合白银不得低于五十万两!”
“且需验明正身,确保来源清白,开业之前,需将其中十万两,作为备兑保证金,存入当地大明银行分号,专项存储,非经户部核准,不得动用,此保证金,专为应对突发挤兑,以安存户之心。”
“第三,吸储额度,私营银行可向民间吸储,但总额,不得超过其存入大明银行之保证金数额的三倍!违者,抄家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