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意笑道:“文阿爷上山去了,上午我本想去找你,但是我看有马车停在你家门口,想着是沈姑娘来了,我便没过去,回家的时候正好看到文阿爷锁门带人上山去了,想来是沈姑娘要找什么东西?”
苏知棠心里一琢磨便明白过来,一定是那支金钗,文郎中若是不想供出她来,只可能说是在山里捡到的,只是那金钗难道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总不能是天下仅此一对吧?
赵如意看苏知棠又有些愣神,便安抚道:“文阿爷也是常年上山的人,这次又跟了那么多人,一定不会出事的。”
总之文郎中现在是安全的,苏知棠松了口气,便听赵如意道:“石头哥快要娶亲了,我娘让我去扯三尺粗布回来给新娘子当见面礼,我过来问问你要不要买布。”
说完,赵如意脸上扬起一个笑容,“正好过两天我二哥他们也要回来,我们可以一同给你捎回来。”
苏知棠略一迟疑,立刻进屋拿了铜钱出来,她不知道大河村的风俗,不过跟着赵婶娘家总不会出错的。
等赵如意走后,苏知棠看了眼秀秀,又想了想还在屋里昏迷的谢淮,还是决定先做点饭,再想接下来的打算。
如今草木茂盛,后院菜地里长出来的菜也青翠欲滴。
苏知棠带着秀秀一起捣鼓了捣鼓午饭,一直以来都是谢淮做饭,两人的嘴也被养刁了不少,她俩现在做的饭吃起来只能算是勉强还能下咽。
和秀秀一起吃过饭后,苏知棠进屋看了一眼还昏迷的谢淮,苏知棠把给他留的饭温在锅里,现在她不打算给谢淮擦脸了,他这幅样子看起来就很安全。
叮嘱了秀秀几句,苏知棠装好自己的匕首和软鞭,起身向山上走去。
苏知棠担心会迎面撞上跟文郎中上山的人,也没敢走那条踩出来的小路,只往偏僻的草丛里走。
刚走到山腰,就看到一个老头神情严肃地往山下走,苏知棠心中一喜,刚要出声喊他,但又忍住了,悄悄打量着四周也往山下走。
好在没有人跟着文郎中,苏知棠顿时放下心来,几步跳到小路上,把脚步匆匆的文郎中吓了一跳。
看到是苏知棠,文郎中心里立刻松了口气,招呼她赶紧回家。
一进门文郎中就赶紧把大门锁上了,和苏知棠料想的差不多,这群人就是冲着她们来的。
文郎中沉吟一会儿又笃定道:“这群人见了大牛也没说什么,应该是来找你的。”
苏知棠沉默了一会儿,带着文郎中去看谢淮。
看到谢淮那张红红黄黄的脸时,文郎中也沉默了。
等那群侍卫找到地方再折返回来,估计也要四五天的功夫,文郎中担心出什么岔子,索性在外面把苏知棠家的大门给锁了,并让苏知棠和谢淮好好在家待着。
苏知棠上午从山上背回来半框野菜,左右无事,她把野菜洗净晒在筲箕上。
这是赵如意教她的,冬天没有菜吃,夏天和秋天就要多晒些干菜,这样才能好好猫冬。
谢淮足足昏迷了一天,到了晚上他吃了点东西,又喝了药,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这一天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谢澈素来自视甚高,如今他笃定谢淮和苏知棠已死,自然不想在这偏僻的地方继续待下去了,“明日就启程去端州。”
没看到苏知棠的尸体,苏雅意内心还是有些不安,当即便道:“还是等清风他们回来再出发不迟。”
谢澈顿时有些不悦道:“圣上命我去端州一探端王虚实,此事事关我的世子之位,怎好一直在这里浪费时日?”
若不是苏雅意再三提议,他也不会来这穷乡僻壤,当初清风亲眼看到谢淮和苏知棠跌下了山崖,过了这么些日子,两人只怕都成了一堆白骨。
人会死,但金子又不会,这地方这么穷,哪有看见金子却不拿走的道理?为了一支金钗在这里耽搁了好几天,他也算给足了苏雅意脸面。
苏雅意深吸了一口气,还是扯出一抹笑来,“也好,还是大事要紧,不如我留下几人等着清风他们回来,顺便在大河村周围的村子里再打听打听消息。”
谢澈点了点头,他们明日启程,快马加鞭,想来两三日就能赶上去端州的大部队,这次随行的还有几名朝中重臣,若是能拉拢到他们,他何愁自己的世子之位不保?
苏雅意转身走出屋子,待走远了,她身后的柳絮忍不住低声抱怨道:“这么大的事,怎得二公子这般不上心?亏得您还一直为他谋算,奴婢真替您不值。”
“行了。”苏雅意面无表情地打断她,“你去安排些人手,在永安县高价回收赤金头面,若是他们真的死了倒也罢了,若是没死……”
苏雅意脸上扬起一个残酷的笑容,“就把他们杀了,拿人头回来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