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里的水咕嘟作响,热气氤氲。
“所以‘倾听’从来不是目的。”李薇低声说,“是陷阱。”
“可悲的是,很多人甘愿跳进去。”老陈切着韭菜,“毕竟比起面对破碎的自己,不如让系统帮你‘修复’。哪怕那只是幻觉。”
饭吃到一半,手表震动。李薇低头一看,是一条来自“守望者”卫星的加密推送:
>【紧急通报】
>检测到新型神经接口原型机在全球暗网流通,编号X-9。
>设备宣称具备“情绪共享+记忆可视化”功能,实则搭载微型脑波劫持程序。
>首批受害者出现在东京、柏林、圣保罗,症状为持续性共感错乱??
>分不清哪些情绪属于自己,哪些来自他人。
>供应商匿名,服务器跳转超过十二国,源头疑似与原心网残余势力有关。
她把消息递给周受资。他看完,慢慢放下筷子。
“他们学不会教训。”
“你要管吗?”老陈问。
“我已经退休了。”他笑了笑,“但我认识几个不怕事大的修理工。”
三天后,一封匿名技术白皮书出现在多个去中心化论坛,标题为《如何用一台老式收音机摧毁X-9神经接口》。作者署名:**听得到修理铺**。
文中详细拆解了X-9的工作原理,并指出其依赖高频共振锁定用户脑波的致命弱点??只要在使用时播放特定频率的老歌(如邓丽君《小城故事》前奏),即可引发系统自毁。
更讽刺的是,文中附带一段音频样本,正是周受资用那台老旧录音机录下的雨夜声音:滴水声、呼吸声、远处猫叫,以及一句模糊的“你还好吗”。
无数网友尝试后发现,这段音频竟真能让X-9设备瞬间黑屏,部分甚至冒烟报废。
暗网卖家集体下架该产品,称“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一个月后,李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你是李薇?”对方是个年轻女孩,声音颤抖,“我在网上看到了那份白皮书……我想见你。”
“在哪?”
“大理,静音舱。”
见面地点是那间藏在巷子深处的地下书屋。女孩名叫林溪,二十三岁,曾是X-9的第一批测试用户。
“他们说这是‘亲密关系加速器’,戴上就能读懂伴侣的心。”她攥着衣角,“可后来我发现,我不再知道自己爱不爱他了。我感受到的‘心动’,可能是系统植入的模拟信号;我以为的‘愤怒’,其实是隔壁测试者的怨恨投射。”
“什么时候决定停用的?”
“当我发现自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的时候。”她苦笑,“就像机器人一样,一遍遍调整嘴角弧度,直到符合‘幸福表情标准’。”
李薇递给她一杯热茶:“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空。”她说,“像被掏干净了。但我宁愿这样,也不想再活在别人的感受里。”
当晚,静音舱举行了一场特别朗读会。没有主题,没有顺序,每人带一本书,读一段与自己有关的文字。
轮到林溪时,她翻开一本泛黄的《海子诗选》,声音很轻: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完,她哭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她终于确认??这泪水,属于自己。
几天后,阿雅再次接入:“检测到全球范围内出现新型离线社区,统称为‘静默圈’。成员自愿断网生活,定期举行面对面交谈活动。目前注册人数突破二十万,分布于六十七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