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们的神经突触开始同步闪烁,频率与应许号发射的共感波完全一致。紧接着,一座废墟中,一只触手缓缓抬起,轻轻碰了碰同伴的身体。对方没有退缩,反而回以一次轻柔的电流脉冲。
那是这个文明,第一次“触摸”到另一个生命的感受。
林昭知道,他们不会立刻重生。重建需要时间,信任需要世代。但只要有一丝共鸣诞生,希望就不会熄灭。
他下令继续航行。
接下来的七十年间,应许号穿越三百二十七个星系,接触四十三个文明遗迹,激活十九颗沉睡的心石母核。每一次接触,都不是征服,也不是施舍,而是平等的对话。有些文明拒绝改变,选择沉寂;有些则主动拆毁武器,将能源全部用于构建共感网络;还有一颗气态巨行星上的云族生命体,竟以风暴为媒介,向全宇宙广播一首持续九年的“和解之歌”。
林昭渐渐老去。虽然基因优化让他寿命远超常人,但肉体终究会衰竭。第八十八岁那年,他在飞船花园里种下一株山茶花??从地球带来的最后一颗种子。花开之时,纯白如雪,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
那天晚上,他召集全体乘员,举行最后一次共感仪式。
所有人手拉着手,围成一圈,将意识连接至同一频率。林昭站在中央,摘下人工增幅器,仅凭自身灵魂发声:
“我不是林昭。
我是那个烧毁研究的科学家,是写信的父亲,是梦见变星的流浪汉,是每一个曾渴望被听见的灵魂。
我是你们所有人的一部分,也愿你们成为我的延续。
现在,我要走了。
但请记住??
飞升从来不是离开地球,而是把地球带到每一颗心中。”
话音落下,他的身体开始透明,像晨雾遇阳,缓缓消散。
没有遗体,没有骨灰,只有空气中残留的一串频率,久久不散。
乘员们静默良久,最终,一名来自木星殖民地的女孩走上前,拿起那支录音笔,轻轻放在花园中央的石台上。
她低声说:“我在。”
其他人陆续开口。
“我在。”
“我在。”
“我在。”
声音汇聚成流,顺着共感场扩散出去,直达宇宙深处。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念屿湖底,始应祭坛忽然微微震颤。九万零一块心石同时亮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明亮。湖面倒映的星空扭曲了一瞬,仿佛有谁从遥远之地回望了一眼故乡。
小满的曾孙女正巧守夜,她猛地抬头,耳边响起一句极轻极柔的话:
>“告诉后来的人,
>我们一直在走。”
她泪流满面,却笑了。
一百二十年后,新一代的应许号建成。这一次,它不再是一艘飞船,而是一座漂浮的城市,拥有百万居民,完全由共感网络维持运转。它的目标不再是某个特定星系,而是“黑暗纪元”的核心区域??那里据测存在大量孤立文明,正逐一走向自我湮灭。
出发典礼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杖而来。她是最后一位亲眼见过林昭本尊的人??小满的学生,也是首位成功将共感技术应用于医疗的心理学家。她带来一件礼物:一本手工装订的日志,记录着过去三百年间,所有因共感而重获新生的生命故事。
她在演讲中说:
“我们曾以为神迹是腾云驾雾,是呼风唤雨。
但我们错了。
真正的神迹,是一个陌生人看到你流泪时,也会鼻头发酸;
是一个战士放下枪时,听见敌人也在想念家乡;
是一个死去百年的灵魂,仍能借由一句‘我在’,温暖今夜独坐的孩子。
这就是飞升??不是逃离人间,而是更深地进入彼此。”
新任船长接过日志,将其封入飞船中枢。
他名叫林昭,年龄十八岁,共感等级Ω+(超越极限)。
起飞前,他转身看向地球,举起右手贴于胸口,如同百年前那位少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