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宁长公主忙叫起身,“无需多礼,好姑娘,快起!”
周姑娘起身后再次来到梁王太妃身侧,被太妃拉着坐在一旁。
嘉悦郡主见状开口打趣起来,“太妃娘娘藏的可真好,您这位侄孙女真真可人,往日里倒是不曾见过。”
“嗨,哪是我藏着掖着,静萱是我娘家兄弟唯一的嫡孙女,也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日里百般疼宠,一直在家中侍奉父母长辈。也就是近些时日里来了京中,来见见我这老太太。”
梁王世子妃也乐意捧场,“祖母可不能见着静萱妹妹来了,就忘记孙媳了,我这心可巴巴的揪着呢。”
“你个泼猴,忘不了你。不过静萱这丫头确实招人疼,好不容易来了我这姑奶奶身边,可不得多疼疼她。”
梁王太妃有意多展现自己对侄孙女的看重,不希望她被人轻视了去。
襄宁长公主和贾家几位太太自然听明白了梁王太妃的意思。她们冷眼观察着,周家姑娘确实温婉可人,眼神清明,不是那种虚伪做作的姑娘。
荀氏对周姑娘的第一印象很好,也不介意捧上一把,“能得太妃娘娘看重,周姑娘自是极好的,我倒是盼着腹中这个小的,能像周姑娘一样,那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梁王太妃自然知晓荀氏的话是真的,宁国公府盼着有一位姑娘,这事京中皆知,自然满意的附和。
梁王太妃见嘉悦郡主只开始说了几句,就不再关注,倒是难免有些失望,此时只得打起精神来,“不是我自夸,这丫头幼承庭训,琴棋书画样样不差,又在其母的教养下管理中馈,便是作为一家宗妇也是不差的。”
襄宁长公主听着这话心中不明其意,皇后是给二房的瑄儿L保媒,梁王太妃又这般介绍,到底是在暗示什么还是梁王太妃在夸赞周家姑娘
不行,还是得再看看,瑄儿L这边可不能再出了岔子。
襄宁长公主朝着周家姑娘夸赞,“好姑娘,我见着你就觉得欢喜,倒是不知你平日里学些什么,可有些什么爱好,说与本宫听一听,好让本宫瞧瞧。”
周静萱起身回道,“回长公主殿下,小女平日里在家中族学与族中姐妹们一起学习诗书礼乐,跟着母亲学习管理中馈,祖父祖母教我友爱兄弟姐妹,以史书和过往经历教导我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女不才,才艺方面虽样样都学,因兴趣使然,倒也只在绘画一道上多下了功夫。”
襄宁长公主暗自点头,汝南周家宫中能出一位皇后,并且在元后和继后之后,无亲子坐稳皇后之位,也非无能之辈。这些年也不见母家拖皇后后腿,由此可见周家的教养。
“倒是不知本宫可有幸能见识一番,周姑娘的画”
襄宁长公主想要以画辨人,既然擅长绘画,那画中自然会带有一些个人的风格。这是遮掩不得的,否则画中真意不再,自然谈不上画艺出色。
周家姑娘既然敢说自己在绘画一道上下了些功夫,想来差不到哪去。
梁王太妃见状自然不会阻止,她也是见识过静萱丫头的画,心中有底气,也想着让静萱展示一番,当即同意了。
梁王世子妃见太妃赞同了,又思及室内不如室外景色好,便想着安排在后花园,梁王府后花园亭台楼阁如云,奇石异植密布,泉水潺潺流淌,垂柳倒映在水中,山水中俱是诗情画意,也算是梁王府景色中的一绝。
梁王世子妃心中这般想着,也就建议起来。
“祖母,长公主殿下,既然静萱妹妹要作画,不如起步往后花园去可好?后花园景色极佳,若是能在静萱妹妹的画中展现出来,想来也是相得益彰。”
梁王太妃对于世子妃的提议很是满意,也就赞同起来。
襄宁长公主自是没有意见的,客随主便,一行人朝着后花园走去,早有丫鬟在亭中布置好了,茶水点心一应俱全。
下,来到一旁的亭中开始作画,见着园中风景,心中更是坚定,她对自己的画有信心。
梁宁长公主一行在谈笑,用着茶水点心,众人不时朝着周家姑娘的方向瞧上两眼。
一炷香后,周姑风景,随着周姑娘放下手中的画笔,众人也停下了交谈。
成,“想来周姑娘的画完成了,不如与本宫一同去看看。”
“嗯,看着是结束了,咱们一起去观赏一番。”
梁王太妃和襄宁长公主一起朝着周姑娘作画的亭中走去,梁王世子妃和嘉悦郡主几人自然陪同。
等众人见到案桌上周姑娘的画,皆是惊艳不已。
画中不止有景,竟将众人都一一画在其中,画中有景,景中有人,整体画风温婉细腻,却又不失端庄大气。
“妙,妙!”襄宁长公主率先称赞出声。
梁王太妃也满是喜气,一脸与有荣焉的模样。
荀氏也是世家出身,对于绘画也是精通的,如今见着周姑娘的画,不仅对画满意,对人就更满意了。
荀氏当即朝着周姑娘走去,拉起她的双手,将自己手上的羊脂白玉手镯戴上了她的手腕。口中还不停的夸赞,“好姑娘,我是真真喜欢你,这副镯子就当是我与你的见面礼,盼着日后我们多亲香亲香才是。”
梁王太妃见状倒是不好说什么,襄宁长公主和宁国公府大房的嘉悦郡主,三房的敏仪县主都未曾多话,只二房的荀氏表现出了对静萱的喜爱之情。
这事显而易见,宁国公府是为二房相中了静萱,听说二房嫡次子如今在户部,四皇子多有考校,皇后也曾漏出一丝口风。那如今便是为了二房嫡长子相看的,那孩子我仿佛记得高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也是不错。宁国公府如今在京中也是一等一的人家,虽只是二房,但长房无意,也不能强求,免得错过了一桩好姻缘,怕是娘家都要怨自己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