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咬破舌尖,用疼痛让自己清醒。她摸索着从箱底取出探春出嫁前留给她的玉佩,紧紧攥在手心。
次日清晨,赵姨娘破天荒地梳妆打扮,涂了厚厚的脂粉掩盖病容。她扶着丫鬟的手,一步三晃地往史太君的荣禧堂走去。
"老太君万福。"赵姨娘跪下行礼,声音虚弱却坚定,"奴婢昨夜梦见三姑娘了,她说在王府一切都好,就是惦记着家里"
史太君原本半阖的眼睛睁开了:"探春丫头有信来?"
"回老太太,没有正式的信。"赵姨娘眼圈一红,"只是奴婢这心里总不踏实,自三姑娘出嫁后,奴婢身子一直不好,环哥儿又被拘着抄经奴婢想着,莫不是冲撞了什么"
史太君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她眯起眼睛打量着赵姨娘憔悴的面容,又想起近日府里的风声,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
"你且宽心。"史太君拍了拍赵姨娘的手,"探春是我嫡亲的孙女,她既嫁得好,你们母子自然也该过得好。回头我让人去王府送些东西,顺便问问探春的意思。"
赵姨娘伏地叩首,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见的冷笑。她知道,自己这场病,该到头了。
第179章第179章【VIP】
贾迎春坐在雍王府西侧院的厢房里,手指轻轻抚过妆台上那面模糊的铜镜。镜中映出一张苍白的脸,眉如远山,眼似秋水,却少了新嫁娘应有的喜气。府里补上的嫁妆单子就摊在桌上,上面罗列的物件不足原先说好的三成,且多是些不值钱的摆设。
"姑娘,该用膳了。"丫鬟绣橘轻声提醒,将一碗清粥并两样小菜摆在桌上。
迎春点点头,目光扫过那寒酸的饭菜,却什么也没说。自三日前被一顶小轿从荣国公府侧门抬进这雍王府,她就知道自己的处境。
老祖宗为了避开宁国公府襄宁长公主的耳目,匆忙将她和探春分别送入了两位王爷府中。说是庶妃,实则与妾无异。
"听说三妹妹那边"迎春刚开口,又止住了。绣橘是她从贾府带来的贴身丫鬟,也是她在这陌生府邸唯一能说几句体己话的人。
绣橘会意,压低声音道:"刚听厨房的婆子说,景王府昨日闹了场风波。景王妃当众责罚了一个庶妃,说那庶妃不懂规矩,竟敢穿正红色的衣裳。"
迎春的手指微微一颤。探春最爱红色,出嫁前还特意做了件海棠红的褙子。她闭了闭眼,仿佛看见妹妹倔强挺直的背影被押跪在景王府冰冷的地砖上。
"世子妃到!"门外突然传来通传声。
迎春慌忙起身,不慎碰翻了粥碗。热粥洒在她月白色的裙裾上,晕开一片污渍。她还来不及擦拭,世子妃已经带着两个嬷嬷走了进来。
"妾身见过世子妃。"迎春福身行礼,额头几乎触到膝盖。
世子妃李氏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面容端庄,眉宇间透着精明。她目光在迎春沾污的裙子和桌上简陋的饭菜上转了一圈,嘴角微微上扬。
"起来吧。"李氏在主位坐下,示意嬷嬷将手中的食盒放下,"王妃念你初来乍到,特意让我给你送些补品来。"
迎春垂首谢恩,心中却明白这是雍王妃看在宁国公府的面子上给的体面。她的堂嫂——宁国公府二房嫡次子贾珍的夫人明月郡主,是雍王妃的女儿。这层关系,是她在这府中唯一的倚仗。
"听说你与景王府的贾庶妃是姐妹?"李氏突然问道。
迎春心头一跳,谨慎答道:"回世子妃的话,正是家妹。"
李氏轻笑一声:"倒是有趣。雍王府与景王府向来不太和睦。"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迎春一眼,"王妃的意思是,你们姐妹私下往来,还是谨慎些好。"
迎春只觉得后背发凉,连忙应下。待世子妃离开后,她才长舒一口气,发现手心全是冷汗。
"姑娘"绣橘担忧地看着她。
迎春摇摇头,走到窗前。雍王府的规矩森严,下人们各司其职,院中花木都修剪得一丝不苟。这与她想象中王府的富贵堂皇不同,倒像一座精美的牢笼。
"想办法给三妹妹递个信儿,"迎春低声道,"告诉她万事小心。"
与此同时,景王府的偏院里,贾探春正跪在佛堂冰冷的青砖地上。她的膝盖已经失去知觉,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苍白的脸颊上。
"贾庶妃可知错了?"景王妃郭氏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带着几分慵懒的恶意。
探春咬了咬下唇,抬起头来。她眼睛明亮如星,不见半分屈服:"妾身不知错在何处。那衣裳是妾身从家中带来的,并非正红,而是海棠红色。"
"还敢顶嘴!"郭氏猛地拍案,腕上的金镯叮当作响,"来人,再加一个时辰!"
当婆子们退下后,探春终于支撑不住,身子晃了晃。她的丫鬟侍书趁无人注意,悄悄塞了个软垫在她膝下。
"姑娘何必与王妃硬碰硬"侍书心疼地低语。
探春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我若今日服软,明日她就会变本加厉。"她想起入府那日,景王连面都没露,只派了个管事嬷嬷来接她。她的嫁妆被克扣得厉害,连日常用的脂粉都是次品。
"不知道二姐姐那边怎么样了"探春喃喃道。
夜深人静时,探春终于被允许回房。她刚躺下,侍书就悄悄递来一封信。
"是雍王府那边送来的,说是给姑娘的胭脂盒里夹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