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宝玉抽噎着,"可是大姐姐从小最疼我,她走了,以后谁给我讲故事,谁在我生病时守着我"
薛宝钗温声道:"元春表姐虽然出嫁了,但永远是你的姐姐啊。你想她了,可以给她写信,逢年过节也能见面。若是你现在闹起来,岂不是毁了元春表姐的好日子?"
宝玉听了这话,渐渐止住了哭泣。他抬头看着薛宝钗,突然觉得宝姐姐比往日更加可亲。
"宝姐姐说得对,我不能让大姐姐担心。"他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我们回去吧,别让她们找不着我。"
薛宝钗欣慰地笑了,两人并肩往回走。路过一丛开得正艳的牡丹时,薛宝钗轻声道:"你看这花开得多好,就像元春表姐的未来一样灿烂。"
宝玉点点头,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到了正日子,荣国公府门前车马喧阗,宾客如云。元春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由全福太太梳妆打扮,美得不可方物。
"吉时已到,新娘出阁!"喜娘高声宣布。
贾琏蹲下身,稳稳地背起元春。元春伏在贾琏背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
"大姐姐,到了那边好好的。"贾琏低声说,"有什么事尽管捎信回来。"
元春轻轻"嗯"了一声,声音有些哽咽。
门外,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史太君和王氏站在台阶上,看着元春被扶上花轿,既欢喜又不舍。
宝玉站在人群最前面,这次他没有哭,而是高高举起手向姐姐挥别。元春透过轿帘的缝隙看见弟弟,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
花轿缓缓抬起,在喜庆的乐声中渐行渐远。
第172章第172章【VIP】
这日,艳阳高照,恰逢荣国公府大姑娘元春回门,府上很是热闹。
一墙之隔的宁国公府内,襄宁长公主立在廊下,手中佛珠转动不停,目光却频频望向府门方向。
"公主,您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了,不如回屋歇息吧。"贴身丫鬟映雪轻声劝道。
"琤儿还未回来,本宫如何坐得住?"襄宁长公主眉头紧锁,"前日收到暗卫飞鸽传书,说琤儿在回京路上又遇刺,本宫这心里"
话音未落,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襄宁长公主手中佛珠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是五爷回来了!"门房高声通报。
然而进府的只有贾琤的贴身侍卫贾信一人。他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回禀长公主殿下,五爷奉旨入宫面圣去了,命小的先回府报平安。"
襄宁长公主眼中光彩暗了下去,手中佛珠又转动起来:"琤儿伤势如何?"
"少爷右腿中了一箭,但已请大夫处理过,行走无碍。"贾信低头答道,"五爷说,请公主殿下不必挂心,他面圣后即刻回府。"
襄宁长公主轻*叹一声:"这孩子去准备热水和干净衣裳,再让厨房炖些补品。太医到了没有?"
"回公主,宫里已经派了太医,正在路上。"一旁侯着的嬷嬷连忙回答。
襄宁长公主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府门方向,喃喃自语:"这孩子,他爹娘那里都还不知道他遇刺的事……"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贾琤跪在龙案前,双手呈上一本厚厚的账册。
"陛下,这是扬州盐税亏空的全部证据。经臣查实,甄家三年来共贪污税银一百八十万两,其中半数以上通过盐商转运至其在江南的私宅。"
隆兴帝接过账册,面色阴沉如水。他翻开几页,眼中怒火渐盛:"好个甄家!朕待他们不满,他们竟敢如此欺君罔上!"
贾琤垂首不语。御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皇帝翻动账册的沙沙声。
良久,隆兴帝合上账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爱卿此行辛苦了。听闻你在回京路上遇刺?"
"回陛下,确有此事。"贾琤平静回答,"在离开扬州后十余名黑衣人伏击臣。幸得侍卫拼死保护,臣仅受轻伤。之后在徐州境内多次遇刺,侍卫拼命护主,臣未添新伤。"
"可知是何人所为?"
贾琤略一迟疑:"刺客身上虽无标识,但所用兵器皆为江南制造。臣在扬州查案时,曾收到过匿名恐吓信"
隆兴帝眼中寒光一闪:"甄家?"
"臣不敢妄言。"贾琤低头道,"但刺客出现的时间,恰在臣取得关键证据之后。"
隆兴帝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伤势如何?"
"谢陛下关心,只是皮肉伤,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