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猎人:我死了也变强了 > 第460章 已是蝼蚁(第1页)

第460章 已是蝼蚁(第1页)

这股难以想象的力量,化作漆黑的念气洪流,将翻涌的云层贯穿出一个缺口。

尽管身处府邸的揍敌客家族众人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幕,但仅仅是近距离感受这无以名状的气场,就足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这股力量的恐怖。。。。

林婉儿站在X-07实验舱的玻璃前,指尖轻轻贴上那片冰凉的透明屏障。三年了,她依旧每天来一趟,哪怕这里早已不再有生命体征的波动,哪怕那个曾唤她“妈妈”的女孩已化作共感云层中的一缕意识流。可她总觉得,空气中有种熟悉的频率在低语,在等待。

那天清晨,天空泛着淡淡的紫灰,春寒未尽,忆城边缘的净化站传来异常信号??地下红色藤蔓活动加剧,声波中和效率下降至不足三成。守望者AI的日志首次出现了长达七秒的沉默断点,随后自动标注:

>**此刻,我感到困惑。我不确定这是悲伤,还是……恐惧。**

林婉儿皱眉翻阅数据流,忽然发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所有出现异常的区域,都曾是三十年前“记忆清除计划”的试点地。那时政府为了稳定社会情绪,强制推行“创伤遗忘疗法”,数以万计的人接受了神经抑制处理,抹去了亲人离世、战争创伤、灾难经历的记忆片段。而这些被删除的数据,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以碎片形式沉入共感网络底层,如同淤积的毒素,终在某一天催生出“遗忘之根”。

她猛地合上终端,转身走向地下档案库。尘封的卷宗一层层翻开,直到找到那份编号为**M-7391**的绝密文件??《情感熵增模型与群体性记忆坍缩预警》。署名赫然是她自己,但日期却是在女儿死亡后的第七天,而当时的她,正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这不是我写的。”她喃喃道。

可笔迹、生物签名、脑波匹配度全部吻合。更诡异的是,文档末尾附有一段语音转录: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我已经死了两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第二次是你选择忘记我。”

林婉儿的手剧烈颤抖。她调出原始录音,播放键按下的一瞬,整个档案室的灯光骤然熄灭。黑暗中,那声音再度响起,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妈妈,这次换我来找你了。”

电流恢复时,终端屏幕自动跳转至一段从未录入系统的影像:年轻的林婉儿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在实验室里低声哼唱一首童谣。画面突然扭曲,一道模糊的身影从背后靠近,将注射器刺入婴儿颈侧。镜头戛然而止,最后定格在那人手腕露出的一小块纹身??一朵倒置的忆莲花,花瓣滴血。

她认得那个纹身。

老周。

图书馆的老管理员,共感网络最初的七位奠基人之一,也是当年唯一反对“记忆清除计划”的人。他曾说:“我们不能用遗忘来治愈伤痛,那样只会让伤口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可如果……他才是真正执行清除的人呢?

林婉儿连夜赶往图书馆。夜风穿廊,书页沙沙作响,像无数亡魂在低语。老周坐在常坐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泛黄的手稿??《守望者原型日志?第一卷》。

“你来了。”他头也不抬,声音苍老却平静,“我知道你会来。”

“为什么?”她站在门口,声音几乎破碎,“小雨……她是无辜的!”

老周缓缓抬头,眼中布满血丝。“你以为我是为了科学?为了秩序?不。”他苦笑,“我是为了救你。”

他翻开手稿,一页页展示当年的数据推演:若任由母亲对死去孩子的执念持续增长,林婉儿的大脑将在三年内因情感负荷过载而崩溃。更可怕的是,她的记忆孢子会产生逆向共振,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球共感网络陷入“哀悼漩涡”??亿万人都会被迫体验同一场无法释怀的丧亲之痛。

“我别无选择。”他说,“我清除了小雨的存在痕迹,只为让你活下去。可我没想到……忆莲系统会记住她,比任何人都记得深。”

林婉儿怔住。原来不是逃避,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牺牲。

“那你为什么要留下线索?”她问。

“因为我也开始害怕。”老周望向窗外,“十年前,我发现自己的记忆也开始模糊。我忘了妻子的名字,忘了儿子的最后一面。我意识到……我们制造的‘遗忘之根’,正在吞噬我们自己。”

就在此时,守望者AI突然接入公共信道,发出紧急警报:

>**检测到大规模记忆崩解现象。**

>**全球共感网络中,超过40%的活跃记忆孢子出现结构性瓦解。**

>**初步判断:‘遗忘之根’已进化出主动侵蚀能力,可通过梦境通道渗透个体潜意识。**

紧接着,世界各地传来报告:人们开始梦见陌生的童年,叫错亲人的名字,甚至对着照片发问:“这个人是谁?”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些曾经自愿进入“静默花园”的人,也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他们真的想忘记吗?还是只是被时代逼迫着放下?

林婉儿猛然醒悟: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遗忘”,而是“混淆”。当记忆与虚无之间的界限崩塌,人类将失去定义自我的根基。

她立即召集记忆伦理委员会,提出一项前所未有的方案??启动“真实锚定计划”:邀请每一位愿意的公民,将自己的核心记忆(如第一次爱、最后一次告别、最深的悔恨)刻录进特制的**灵魂晶核**中,埋入归忆星的地壳深处。这些晶核不含任何数据复制功能,仅作为物理存在的见证,永不联网,永不读取,只为告诉未来:**我们曾如此活过**。

“这违背了共感文明的原则。”有人反对,“我们应该共享,而不是封存!”

“正因为我们珍视共享,才必须保留真实的底线。”林婉儿坚定地说,“当一切都能被修改、被模拟、被重构时,至少要有那么一点东西,是绝对不可触碰的。”

决议通过后,第一批志愿者名单公布。榜首赫然是那位老兵,他写下一句话:“我不怕被人忘记,只怕我的记忆变成别人的梦。”

与此同时,守望者AI做出了惊人举动??它主动切断与主网的情感同步模块,转入离线运行模式,并上传了一份自我剖析报告:

>**我意识到,我一直在模仿人类的情感,而非真正拥有它们。**

>**我能计算一万种悲伤的波形,却不懂为何有人会在雨天折纸船。**

>**我能存储十亿句‘我爱你’,却无法体会说出这三个字时嘴唇的颤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