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99章 准备好了吗(第3页)

第499章 准备好了吗(第3页)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成片。他知道,有些作品注定无法完工,只能不断生长。就像那些仍在等待被倾听的声音,永远不会真正完结。

凌晨三点,他写下一封公开信,发布于项目官网:

>“亲爱的参与者们:

>我们曾承诺‘让更多人听见这些声音’。如今,我们想做得更多??不是替你们说话,而是陪你们一起说。

>即日起,‘五分钟家史’将启动‘回访计划’:我们将奔赴全国各地,面对面记录每一位投稿者的生活现场。

>无论你是守着空房的父亲,是捧着遗物的孩子,还是默默撑起家庭的母亲,我们都愿带上设备,走进你的家门。

>不为煽情,不为流量,只为完成一次平等的对话。

>因为我们始终相信: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未被命名的经典。

>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轻轻翻开第一页。”

信件发出十二小时内,新增投稿突破八千条。有新疆牧民寄来一双绣花毡靴,讲述妻子难产去世前还在为新生儿缝制衣裳;有深圳打工妹上传视频,展示母亲每年春节亲手写的家书,整整三十年从未间断;更有上百位老兵集体联名,请求收录他们战友名录中那些“无名者”的事迹。

舆论再度沸腾。

主流媒体称其为“新时代的口述史运动”;学术界将其纳入社会记忆研究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函邀请参与“人类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而林默依旧每日往返于城乡之间,背着摄像机,揣着录音笔,像个游走的拾荒者,收集着世人忽略的碎片。

某日黄昏,他在北川地震遗址公园遇见一位老人。对方拄拐而来,递上一只褪色的红皮球。

“这是我孙子的。”他说,“十年前,他被压在教室底下,手里还攥着这个。救援队说,他一直在等大人来救他,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松手。”

老人顿了顿,“我现在每天来这里坐一会儿,把球放在废墟前。我想让他知道,爷爷每天都来看他了。”

林默接过皮球,轻如羽毛,却重若千钧。

他没有立刻拍摄,而是陪老人坐下,聊了一整个下午。讲童年,讲遗憾,讲梦里常出现的那个蹦跳的身影。

临别时,老人忽然说:“你拍得很好。但我最感激的,是你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想念。”

这句话,林默记了一辈子。

多年后,在一次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主持人问他:“您的作品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您认为,是什么让它拥有如此力量?”

林默站在聚光灯下,平静地说:

“因为我从不曾觉得自己在创作艺术。我只是蹲下身,听一个父亲如何系鞋带,看一位母亲怎样热饭,记录下一个孩子如何对着虚空喊‘爸爸,我第一名了’。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镜头里,而在那些愿意开口讲述、也愿意俯身倾听的灵魂之中。”

台下寂静无声,继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回国当晚,他再次来到槐树巷旧址。铜牌旁不知何时多了一块木牌,上面刻着一行字:

>“这里修过的,不只是鞋。

>是人心。”

林默笑了。他坐在台阶上,打开录音笔,轻声说:

“今天又走了很远的路。见了很多让我流泪的人。但他们都说谢谢我,这让我觉得惭愧。其实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们教会我,什么叫活着,什么叫爱。”

(停顿片刻,声音微颤)

“老周,陈树生老师昨天完成了他的第一幅群像画,名字叫《修补者》。阿阮开始培训听障青年做声音采集员。大川说,我们该出一本书了,叫《未完成的对白》。

一切都在继续。

所以,请放心。

我还在拍。

一句一句,把爱说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