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托人给我带了好些京城的玩意,我也不动,就等着她回来了用。还给我托了绫罗绸缎和银两……我哪穿得了用得了啊?傻的……也不知省下银子来给自己花,我就也给她留着。”
“她好似还学了字画,学了……劳什子小姐们学的玩意。但我一个也看不懂,早些年村里秀才还乐意给我看,前些年我手上没银子,便也不给我念。”
“……只是,不知道几年前,她就再没带过东西来了。”
“那物件我舍不得卖,便攒了好些年银子……方才上京来。本来花光银子被人赶出来,还好遇见姑娘……”
联系着贺氏族人曾在安阳欺男霸女的事迹,能从这话里隐约猜出什么,不敢去细想,贺文茵只抖着打开那一叠叠信。
最下头的字迹幼稚狂放的很,而年份愈靠前,那字便愈发好看:
[娘,你过得好不好?贺山对我可好……]
[贺山无论如何也不叫我接你上来!你等着,明日见了他,我定要……]
[娘……贺山要纳妾……]
[入冬了,我给娘寄了衣裳,娘别省着不穿……我近些日子来学了许多京中那些人的玩意儿,可总觉着她们还是瞧不上我。]
[贺山最近很少来我房里……]
[娘瞧我的字是不是好些了?]
[贺山又纳一房妾室。]
[……娘。你前些日子有了外孙女,可……她爹好似并不喜欢她。]
[我每每看见贺山那些妾室的孩子们……心下都觉着难过。可我……我又不得心下不喜他们。]
[今日同他大吵了一架。]
[……贺山不愿同我和离,我近些日子身子也不好,连府门也出不去,昨夜还梦见您上京来瞧我了。]
[娘,今年京城冬日当真冷的很。]
最后一页信,字迹已然娟秀得很,可上头字迹却抖着,已然泛黄的纸上头若是细细去看,还能瞧见几片深色的痕迹。
[娘……]
那颤抖字迹如此写道,
[京城繁华,可却不是我能消受的。]
[若……若是我……有一日在京中撒手人寰,我能不能便回安阳,回您身边?]
只觉着视野忽而朦胧,贺文茵怔怔抬起头来,却又不敢望向眼前眼中满是希冀望向她的老妇,只得仓皇逃避般望向她手里布包。
从裂开的缝里,能瞧见那包里头有件衣裳,是件瞧着已然很旧很旧,用料却极好的皮毛衣裳。
可那老妇宁愿将它揣在怀里头死死守着,也不愿拿出来穿。
耳畔,那老妇仍在小心地急急问,“姑娘……您认得字吗?我姑娘写了些什么啊,她现下在何处,过得好不好?”
“……对不住,婆婆。我不认得字。”不敢抬头对着她眼神,贺文茵只梦游般轻声道,
“只是……我大抵知晓她夫婿是谁了。您先……先歇几日,我过几日便能寻到人了。”
那老妇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大喜过望,近乎要来给她下跪,“这样啊……哎!多谢姑娘,您大恩大德我这……”
只摇头把她扶回榻上,贺文茵道,“……不必。您歇一阵?”
此后,安抚了气鼓鼓的月疏,又好似魂魄出鞘一般镇定同她约好如何拐雨眠回齐国公府,贺文茵方才愣怔着出了门。
她觉着脚步空空,好似不是自己的了。
恍惚抬眼望向驿站外,只见来时还阳光璨璨的外头,现下便已然小小飘起了雪花。
她匆忙出了厢房门时不曾套外套,本该觉着冷,可不知为何,只觉着什么也感觉不到,听不到了,整个眼前都是一片雪白。
她忽地觉得……好空。
明明发现了大夫人或许早已有了死意……可她半分高兴不起来。
这分明是她日夜煎熬,翘首以盼的,能证明她姨娘清白的结果。
可她现下只觉着心下好难受。
好似整个人再度被坠进湖里头,身体被灌了冰冷的钳,眼前是模糊的水圈,连带着声音也渐渐溺死在水里,渐渐不能再被她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