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一生所爱 > 1320(第18页)

1320(第18页)

“那你先尝尝。”他道。

下一秒,果盘凑到了她的面前。

她拿了一颗,这回买的蓝莓颗粒确实很大,入口后,口感脆,味道偏甜,咀嚼时还有股花香溢出。

沈云微便点了点头:“挺甜的。”

秦盛国已经回到了床上,沈云微则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捧着果盘,给秦盛国递了好几颗。

随后她拿起一颗又一颗,专心喂到自己口中。

到了第三颗时,她悬空的手却是一滞,指间覆上温热。

“我也尝尝。”男人低声道。

空气中隐约响起的,是新鲜蓝莓被轻轻咬碎的声音。

“确实很甜。”他道。

她迷茫地抬眸望去,新拿起的蓝莓已经入了秦砚修的口。

原来刚才她碰到的,是男人的薄唇。

“想吃自己拿。”沈云微的脸颊一红。

真不理解,秦砚修在爷爷面前为了秀恩爱,竟会做到这个份上。

“没法自己拿。”秦砚修已从她身侧远离,扬了扬手中的东西。

左手砚台,右手墨块。

他从手提袋里拿出特意从秦家老宅找到的文房四宝,让老爷子顿时起了兴致。

“砚修,帮我研墨吧。”

秦盛国从年轻时就喜好书画,虽不能跟名流大家比,可坚持数十年,调侃来讲,风格也算自成一家。

研墨是秦砚修从前经常为爷爷做的事。

他洗好砚台,将砚台放到桌上,又拿出墨块开始研墨。

秦盛国已经坐在书桌前等待,瞧见沈云微在观察砚台,便笑道:“云微,你也对这些感兴趣?”

“我不会写毛笔字,但对这些物件还算熟悉。”沈云微低头仔细端详着砚台,心里有七八成把握,道,“这应该是清中期的老坑端砚。”

“不错。”秦盛国惊讶地点了点头,“这是乾隆晚期的砚,七十年代时,我在一个香港朋友那里买的。”

这方砚台大小接近九寸,玫瑰紫青花,砚上雕着云纹蝙蝠和团寿,做工格外讲究。

秦盛国得了砚,如获至宝,数年后也曾给几个专家品鉴,鉴定结论是乾隆晚期苏州工雕刻。

“不过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秦盛国好奇地问道。

“这方砚台被您保存得很好,应该经常洗。砚台表面很干净,所以能看清纹饰和雕工。凭借这些,大概就能看出是老砚,而非现代仿造。”沈云微分析得有理有据,“这种砚形,还有繁琐的纹饰,在清代以前不太常见。而且做工也很精雕细琢,是典型的清代风格,但不像晚清民国。”

“至于说是清中期。”沈云微不好意思地笑了下,“就是我凭直觉的大致判断,细不到具体哪位皇帝。”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就是你们这行的眼力吧。”秦盛国夸赞道,“而且你不止看得出是老砚,你还知道是端砚。”

一旁在砚台中耐心研墨的秦砚修,这时也抬眸望向沈云微,眸中满是欣赏。

沈云微学的就是相关的知识,能判断出朝代说明她基本功扎实。

但她还准确判断出面前的砚台是端砚,足以看出她知识渊博。

“端砚细润、密实,我是看颜色和石质判断的。”沈云微纤细的手指抚上端砚,“如果辅助判断……”

沉积岩上手轻重适中。她的食指轻叩砚台,端砚发出小而闷哑的声音。

抬指去按砚台,短暂停留就会留下轻微的指痕,像是有“水气”。

“这简直是收藏级别了。”沈云微笑道,“爷爷,您那位朋友很靠谱。”

“是啊。”秦盛国凝视那方砚,“用了四十多年了,这是我最喜欢的砚。”

秦砚修将墨已经研得差不多了,放在一旁的墨块看着也有讲究。

沈云微对墨块的研究就没那么深入,于是秦盛国主动向她介绍:“这是徽墨,古人说‘一两黄金一两墨’,徽墨担得起这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