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奇葩呢?
因为整个案件就是个稀里糊涂的。
皇帝派人去查考卷,结果发现程敏政选中的名单里,根本就没有徐经和唐伯虎,
这下,华昶就进去了。
于是很多官员就站出来挺华昶,说别人是言官,这件事外面传得风风雨雨的,举报也是职责所在,怎么能因为这件事就被处罚呢。
工科都给事中林廷玉说,他当过主考官,感觉在这次考试里程敏政的六处行为就不合理,肯定有问题,要求严查程敏政。
好几个官员也都站出来表示附议,同时礼部也只是给出一个不知道有没有作弊,无法判断的答案。
最终这件事扯来扯去的,搞成了三堂会审。
程敏政反正就是说,我要是作弊,我为什么不选他们?
这个解释,让其他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但徐经却是几次翻供,刚开始说没作弊,后来说给程敏政送钱了,但只是见面礼,最后又翻供说没送钱,是被屈打成招的。
而唐伯虎则是说,送了一小块金子(或者银子),数量很小,只是因为自己的老师要出使安南国,他写了送别的文章,请求程敏政帮忙做个序言,就是象征性给点润笔费而已。
同时,当时还有两个情况,一是唐伯虎和徐经在拜访程敏政的时候,程敏政还并未被任命为主考官。
二是当初程敏政出了一道非常难的考题,其他考生在考试后都是十分沮丧,唯有徐经和唐伯虎觉得回答得非常好。
最终审理过后,朝廷认定,科考舞弊没有实质证据。
但是程敏政随便收钱,不知道避嫌,导致搞出这么大的非议,罢官回家养老。
言官华昶没有切实证据乱举报,降级!
工科都给事中林廷玉瞎判断,降级!
徐经,唐伯虎攀附权贵,取消功名,终身不许参加科举,贬为小吏(没得官当了。)。
然后倒霉的唐伯虎也不屑去当小吏,就直接辞职,回家,新娶的老婆闹,离婚了。
之后他靠着买画混日子,但很多画家据说都是活着的时候,作品不值钱,死了之后,作品天价。
唐伯虎就是这样的。
再后来,宁王准备造反,于是到处搜罗人才,听说唐伯虎很有才华,而且过得很不好,就招募了唐伯虎。
唐伯虎本来以为自己要转运了,欣然就跑去投靠了宁王,结果去了才发现,宁王这家伙居然是想要造反。
于是,他只能学永乐大帝朱棣那样,整天的装疯卖傻,最终搞得宁王很烦,把他赶走了。
如此也就躲过了一场死劫。
最后,活了五十四岁。
不过说实在的,这次科考舞弊案,也不能完全算是唐伯虎倒霉,主要还是因为狂傲引来了祸端。
至于唐伯虎到底有没有作弊,到现在学界也没个定论,
有的人认为是有人在借机搞程敏政,想要顶替他的位置,在相关史料里有提到想搞他的人。
也有人觉得是真有作弊,理由是程敏政非常欣赏唐伯虎,而且在唐伯虎将那道难题回答得很好的情况下,居然没有选中他。
堂堂超级大才子,不说名列前茅,怎么连上个贡生榜都不行呢?
但同样,这个理由也有一个完全相反的疑惑,就是真要是勾连作弊,又不选他们,图啥呢?
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是有人出手,更改了当时的某些证据,比如,或许两人本来在程敏政所看中的名单之中,但被人拿出来了。
目的是为了帮程敏政等人。
因为科考舞弊一旦坐实,程敏政,唐伯虎,徐经这些人就必死无疑了。
而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内阁之一,也是当届主考官之一的李东阳。
当然,这些都只是推测,整个这件事就是一个糊涂账,没有其他证据,真的很难判断。】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