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持续了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就能讲完苏轼的一生吗?
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很多事情易泽没有提到。
只是简单的提取了苏轼人生比较重要的几个阶段。
尤其是乌台诗案。
这个阶段堪称是苏轼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因为这一场来自政治上的迫害,苏轼的心境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也正是因为亲自在生死之间徘徊了数次,苏轼也成功的蜕变成了日后的苏东坡。
这种精神方面的蜕变,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易泽虽说有经历了生死。
但是和苏轼丰富的人生阅历相比,他还是差了一些。
因此想要理解苏轼的伟大,特别是想要感同身受的理解苏轼的内心世界,没有相当的阅历,是难以做到的。
毕竟阅读理解只要多多练习,谁都会做,无非就是几句套话而已。
而真正属于苏轼的精神内核,想要细细揣摩,非得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
偌大的摄影棚中,只有易泽一人。
冰冷的摄像头发着红色的冷光,静默的注视着这个狭小的世界。
也注视着这个窝在沙发里思考的男人。
下一期节目,该搞些什么呢?
易泽脑海中不断地闪过不同的思路。
依旧对话人物是肯定的。
一来观众们更熟悉。
二来也是设计起来简单许多。
而且对话文物,其实最终还是会扯到人物身上。
这无法避免。
人为主,文物为辅。
人才是创造一切文化的核心。
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
“呼,先休息一下!”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易泽直接葛优躺。
不得不说,这种躺平的姿势,是真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