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就是倭国的遣明使。
室町幕府的意思是派他们过来,向大明学习,回去好改革倭国。
可这帮人到了大明之后,就把他们那套倭服给扔了,换成了大明的样式,还有人买了呢绒的衣服,样式效彷军装。
大红笔挺的衣服一穿,咱也是精神明人了。
更好玩的是,有些倭人来大明的时候,是梳着月代头,也就是前面剃光,留个地中海的样式……但是住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觉得这玩意太丑了,而且丑得惊心动魄。
有好些人,就开始蓄发,也学着大明样式,戴着山河一统巾,六合平定帽,在街上招摇过市,显示自己和大明一样了。
咱也是衣冠华夏了,都华夏好几个月了!
只是这些学习都太表面了,尤其是当安南起义的消息传来,他们彻底坐不住了。
怎么说,咱们也是大明的忠臣孝子,绝对不能落后于人。
我们也要回去,除掉幕府,天诛国贼!
没错,我们代表大明天子,诛杀叛贼,正是天诛国贼!
好家伙,这帮遣明使都跑去外务部,向毛贵请愿,希望大明支持他们。
还有更凶残的,直接坐着商船就回国内去了,他们四处联络人员,组成了民本会,而且还把张希孟的文章赫然挂在墙上,向入会的人员宣传。
不管是谁,只要入会,要先宣誓忠于大明天子,其次要忠于张子之道。
什么孔孟之学?
孔孟已死,张子当立。
均分田亩,天下大吉!
“张先生,着实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安南,竟然撬动了天下大局啊!”朱元章意味深长道。
张希孟也是既惊且喜,“臣也没有料到,我们大明的举动,竟会带来这么大的涟漪……周围国家,纷纷发生变化,一个处理不当,就要弄巧成拙!”,!
精彩至极!
“既然如此,我们就立刻打进升龙府!彻底灭了安南!”
张东兴奋说道,张玉也是摩拳擦掌,自从张东成了张希孟的侄子之后,当初张东可说他们俩是好兄弟的,四舍五入,咱张玉也是太师的侄子,至少是半个侄子。
杀进升龙府,为国立功!
他们盼着立刻杀进去,可是胡俨却摇头了。
“不行!”
胡俨道:“不管怎么讲,咱们兵马太少,远不如升龙府的兵马,而且这帮安南豪族权贵,根基深厚,爪牙众多,难以计数。我们现在只是拿到了优势,但想要把优势转变为胜势,还差得太多了!”
张东惊讶道:“那要怎么办?”
“自然是夯实基础,继续争取人心!”胡俨道:“咱们只是从清化开始均田,还有太多的地方没有落实,现在正是绝好的机会!”
胡俨这家伙的建议,得到了王弼的认可。
就这样,明军所到之处,立刻推行均田……原来没开展的,要立刻推行,原来已经有人动手做了,有不公平的地方,明军派人处理。
他们还接受安南百姓上告,有什么冤屈,我们帮着处理。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确实是效果惊人。
几乎肉眼可见,均田区域不断扩大,鲸吞蚕食之势已经形成。
而且要知道掌控多少面积,不看地图上控制了多少,而要看真正能触及多少人员,能动员出多少力量。
组织动员力,才是一切的核心。
如今明军替百姓伸冤,落实均田,顺便铲除豪强……迅速抓住了人心,他们的力量与日俱增。
而且明军还从几个方向,包围了升龙府。
这时候更搞笑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安南的权贵把主力兵马调集到了升龙府,想要借此和明军大战一场……结果地方上失去了控制,力量空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