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两个千年的军部大佬、议事庭要员,有四成来自东夏火种的百人名单。
四大国立将其形容为‘大龙门’,跃过去就能屹立权力高峰,前程无量。”
陈若复感慨道:
“往年九姓把持上升空间,太多路让他们堵在前面,很难跨越过去。
唯独火种名额,从拟定到通过,全程由审判庭裁断,九姓不敢也不能伸手。”
两人正聊得兴起,方步堂却泼冷水:
“审判庭那帮人的确难缠,他们都是极权主义分子。第七个千年,那位费姓审判长,提出‘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之说风靡内部。
除非你跟他们一样,否则怎么样都能挑出毛病。
东夏火种条件为何苛刻,主要就是背景调查这一关。
九姓出身的世家子,哪个敢接受审判庭的深度背调?
拖一百个人出来,估计都得被枪毙。”
陈若复眉头紧锁,不解方步堂的意思:
“你觉得小秦,通不过审判庭的背景调查?他生在旧厂街,标准的职工家庭,往上追溯,祖祖辈辈都参与过衡州垦荒,完全的劳工民众。
如果小秦接受征召,服役战团,那就是工、农、兵,妥妥根正苗红!
这都不能当东夏火种?我绝对要上诉帝京中枢!控告审判庭有黑幕!”
方步堂叹息道:
“老陈,你是不是忘了,你家小秦还有个身份。
他受到过四大支柱的青睐,乃极其少见的四神共选。”
陈若复激昂的情绪好像撞到冰山,目光一下子冷冽。
他沉默良久,认可方步堂的提醒。
审判庭内部的派系复杂,由于存在的时间久远,渐渐也不再铁板一块。
一部分推崇神灵支柱,认为祂们是东夏代代传承的关键,乃文明的庇护者与执剑人;
一部分则极度警惕,甚至抵触,他们更认可九帅的方针,认为新生的东夏想要不走旧帝国的老路,必须勇敢离开摇篮,迈向银河之外。
四大支柱不过是扮演“农场主”的角色,把东夏当成火鸡去喂养。
“往好处想,小秦也能赢得另一部分审判庭成员的接纳。”
话虽然这样说,但陈若复脸色凝重,四神共选这层标签抹不去,必然成为秦时通过东夏火种审核的阻碍,甚至可能是隐患。
“当初小秦引来四大支柱齐齐降临,我还很高兴,将这事儿压了一阵子,想着当成对付中心城的底牌。
唉,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现在该头疼了。”
斜睨着发愁的陈若复,放下保温杯的方步堂笑道:
“我有一计,老陈,你想不想听?”
“有屁快放!”
陈若复没好气道。
他最烦谜语人。
尤其老方这副“智珠在握的军师样子”,委实欠揍得很。
“审判庭的极权分子,大多都是秦帅的狂热崇拜者。如果你家小秦,他能够进入第四战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