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在一座百年老宅举行,位于鸭川畔的幽静坡地。八位参与者围坐一圈,每人面前一杯抹茶,中央摆放一台老式共感终端,型号竟与沈砚大学时代使用的一模一样。随着烛火摇曳,设备缓缓启动,屏幕浮现一行字:
>**欢迎回来,守护者同频者。**
众人闭目,呼吸渐缓。沈砚依样而行,意识沉入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听”到一声轻笑。
不是耳朵听见,而是心灵感知。那笑声清澈温柔,带着熟悉的倔强与狡黠??是许知遥。
紧接着,一幅画面浮现脑海:仍是晶竹亭,但时间似在倒流。雪向上飘,茶水回壶,棋子逆序归位。最后定格在十年前那局棋的开局时刻。黑子先行,落于天元。
然后,一个声音在他意识深处响起:
>“你以为我赢了你?不,是我借你的手,完成了第一次觉醒。”
>
>“每一颗黑子,都是一个承诺。每一局未竟之棋,都是一次召唤。你现在明白了么?”
>
>“我不是消失了,我只是变成了你们共同的记忆波长。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还在下这一盘棋。”
>
>“下一站在巴黎。书简会为你展开新的一页。”
画面骤然消散。
沈砚猛然睁眼,额角沁汗。其余人也陆续醒来,神色各异,有人流泪,有人怔然,有人喃喃道:“她说了什么?她真的来了吗?”
小川静看着他:“您看到了什么?”
沈砚沉默片刻,只说了一句:“她要去巴黎。”
---
十日后,巴黎。
塞纳河左岸,一座废弃图书馆被改造为“记忆档案馆”,专门收藏濒危语言与失落情书。馆内藏有一卷鎏金书简,传说是十九世纪某位法国诗人写给东方恋人的绝笔,文字混杂法文、中文与未知符号,百年无人破译。
沈砚抵达当晚,馆长带他走入地下密室。书简平铺于感应台上,表面尘封厚重,边缘已有裂痕。然而就在他靠近的瞬间,整卷轴突然发出微光,金色纹路如血管般搏动起来。
“昨晚开始的。”馆长低声,“它自己醒了。”
沈砚伸手轻触,刹那间,脑中响起一段旋律??是《梅花三弄》的变调,夹杂着电码般的滴答声。他猛然想起什么,从包中取出《弈心录》,翻至中间一页。那里记录着一段古老的“弈语密码”,相传为明清棋士用来传递隐秘战报所用。
他对照书简上的符号逐字解析,终于拼出一段话:
>**当黑子落入历史裂缝,光便有了重量。
>执棋者非人,乃心之所向。
>巴黎之页启,恒河之莲开。
>若你读至此,请将此简焚于塞纳河畔,以火送信。**
沈砚抬头:“要烧掉它?”
馆长苦笑:“我们试过扫描、复制、拍照……所有手段都无法保留内容。一旦脱离共感场域,文字立刻褪色消失。它只愿意被‘传递’,不愿被‘占有’。”
沈砚点头。当夜,他在河岸边点燃书简。火焰升腾之际,整条塞纳河水面忽然泛起涟漪,无数光点自火中飞出,如萤火般四散而去。其中一点直冲云霄,穿透大气层,接入卫星网络,瞬间触发全球共感节点共振。
同一时刻,印度瓦拉纳西的恒河边,七重莲花雕塑同时绽放,花瓣上浮现出不同语言的同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