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背景和势力,就能在这场赈灾行动中占据一席之地。
连南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人。她派人暗中调查这些商贾的背景和动向,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记录在案。
她知道,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劲敌,只有将他们彻底击败,才能确保赈灾行动的顺利进行。
皇帝坐于御书房内,手中翻阅着关于赈灾的奏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成蹊站在一旁,恭敬地汇报着赈灾的进展。
“父皇,儿臣幸得连南姑娘的妙计,大肆买入粮米,如今已全部运往受灾之处。百姓们得到了及时的救助,灾情已得到初步控制。”李成蹊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
皇帝抬起头,赞赏地看着李成蹊:“成蹊,你这次做得很好。连南姑娘的计策果然聪慧,朕甚是欣慰。”
“这场赈灾行动,不仅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皇家的仁德之心。”
李成蹊微微一笑,道:“父皇英明,儿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连南姑娘的智谋和勇气,才是这次赈灾行动成功的关键。”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连南姑娘,朕早有耳闻她的聪慧和机敏。这次赈灾行动,她功不可没。朕会重重赏赐她,以表彰她的贡献。”
李成蹊心中一喜,他知道皇帝对连南的赞赏,意味着连南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他心中对连南的感激之情也愈发深厚。
此时,皇宫外,连南站在庭院中,抬头望着满天繁星。她心中清楚,这次赈灾行动的成功,离不开皇帝的支持和李成蹊的信任。
但她更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她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智谋的运用。
“连南姑娘,皇上和殿下都对您赞赏有加。”一名宫女走上前来,恭敬地传达着皇帝和李成蹊的旨意。
连南微微一笑,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为百姓做些实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宫女看着连南淡然的模样,心中不禁佩服起来。她知道,连南不仅聪慧过人,更有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传来了关于赈灾行动的消息。皇帝在朝堂上大肆表彰李成蹊,称赞他在赈灾中的出色表现。
李成蹊的名声一时风头无两,远远压过了先前风光无限的四皇子。
“恭喜三殿下,这次赈灾行动大获成功,您的声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位朝臣走上前来,向李成蹊道贺。
李成蹊摆了摆手,道:“这都是连南姑娘的功劳。没有她的智谋和勇气,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朝臣们闻言,纷纷向连南投来敬佩的目光。他们知道,连南虽然是个女子,但她的智谋和勇气却丝毫不逊于男子。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李成蹊看着连南被众人敬仰的模样,心中愈发欣赏和爱慕。他知道,连南不仅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更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