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唐奇谭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分道(第2页)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分道(第2页)

临行前夜,她独自登上灯塔,将谢氏手稿的复刻本放入玉符藤蔓盘绕的树洞中。这棵树已高耸入云,根系深入礁岩,枝叶覆盖半座山头,被百姓称为“言树”。传说只要抱着它的trunk许愿,便能在梦中听见逝去亲人的声音。

风穿过叶隙,沙沙作响,似有千言万语欲诉。

她轻声问:“先生,若您还在,会怎么做?”

没有回答。

但她知道答案早已写在那些年他留下的笔记里:

>“真相不怕质疑,只怕无人追问。”

李念一行北上三月,穿越冰原,历经雪崩与伏击,终于抵达北冥营地。起初,对方拒不见面,只让使者传话:“尔等南人,已被邪铃蛊惑,不配见真器。”

直到李念当众打开陶罐,血晶骤然发光,直指黑钟内部某处,她才被允许进入祭坛。

她发现,那口钟确实古老,但核心机关却是近代所加。更关键的是,钟腹内壁刻有一行极细的暗文,需以特定角度光照方可见:

>“仿制第七版,依《海神诏》残图,补全音律,务求乱真。”

落款日期,正是“复明会”覆灭前一年。

原来,这是当年漏网的东厂余孽所为。他们逃往极北,耗费十余年搜集古材,制造这口“伪全铃”,目的便是制造混乱,让人们怀疑一切??包括归墟的钟声是否也是假的。

李念没有当场揭穿。

她留在营地半月,假装被钟声迷惑,每日记录“幻象”内容。她发现,几乎所有“显灵”的面孔,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却死于非命之人:被焚书坑儒的儒生、因言获罪的谏臣、反抗暴政而遭屠村的百姓……

这些人从未被正式纪念,他们的名字早已湮灭。而此刻,他们的影像却被技术手段重现,披上“神迹”外衣,供人膜拜。

她终于明白敌人的真正杀招:**不是伪造真相,而是利用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将复仇包装成信仰。**

返回归墟后,她向无名呈交报告,并提出一个大胆建议:

“我们不该毁掉那口黑钟,而应将它请回听涛书院,作为‘谎言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同时,公开所有被它‘唤醒’的名字,为他们立碑、录史、建祠。”

无名久久凝视地图上那片雪原,终于点头。

“好。让他们看看,真正的纪念是什么模样。”

次年春,黑钟运抵归墟。经过净化处理,移除操控心智的机关后,它被安置于新建的“省堂”中央??这是一座专为反思错误而设的建筑,墙上挂满历代因盲信、恐惧、仇恨而导致灾难的案例。

开馆当日,李念站在钟前,朗读一份名单:

“第一位,赵文昭,启明二年因上书揭露粮仓虚报案,被杖毙于市集,享年三十四。”

“第二位,沈兰英,永昌五年组织女子学堂,教授算术与医理,被诬‘妖言惑众’,沉江而亡。”

……

每念一人,便有一盏灯亮起,照亮墙上新刻的名字。到最后,整座殿堂灯火通明,宛如星河倒悬。

那一夜,全国钟楼再次齐鸣。

但这一次,不再是警示或判决,而是**悼念**。

十年后,九州大地已建成三百余座“省堂”与“民声堂”,形成一张庞大的记忆网络。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言墙”,百姓可在上面写下家族往事、冤屈经历、感激之言。每年清明,各地举行“共语祭”,万人围坐,轮流讲述,直至天明。

无名年迈体衰,已极少出门。

但她每天清晨仍会拄杖走到海边,看那朵白花随波漂荡。有时,会有孩童跑来告诉她:“婆婆,昨晚我梦见一个穿灰袍的叔叔,他说谢谢我会写字。”

她只是微笑。

某日午后,阳光正好,她躺在院中竹椅上,手中握着一枚新送来的铜管??这是最新发明的“声茧”,可将声音保存千年而不朽。送来的孩子说:“这是我爷爷录的,他一辈子没说过自己是烈士家属,现在终于敢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