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好端端的,为何要传他?
有事不在朝堂上说,却要单独召见他,莫非出了什么事?
可近日来,除了地方有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作祟之外,也再没什么事啊。
猛然间,他瞳孔一缩,顿时清醒了几分。
细细想来,朝中的确有件大事,正是前几日李云澜询问之事。
只是他一直置身事外,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陛下突然传召,十有八九便是为了此事。
思及此,他不敢再耽搁,换了朝服就进宫。
御书房。
一进去,便瞥见里面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位熟悉的身影,正是宗正寺卿蒯芃,德高望重,出了名的大清官,在百姓间颇有威望。
这也更印证萧琰澈心中所想。
“微臣见过陛下。”
皇帝靠在龙椅上,两鬓斑白,略显颓废,抬手示意其起身。
萧琰澈与蒯芃一左一右地伫立着,低垂着头,谁也不愿先出声。
他们皆在朝堂上混迹多年,早已练就察言观色的本事。
很显然,皇帝是有心事,身为朝臣的他们若贸然发问,只会适得其反,只能等他主动开口。
这亦是他们深得皇帝信任,在朝堂站稳脚跟的法子。
半晌,皇帝才冷不丁地道:“二位皆是大周的肱骨之臣,朕亦十分信任,今日有件事想问问二位的看法。”
“陛下请讲。”
“朕膝下有九、十两位皇子,性情秉性皆不错,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朕这个做父亲的总归看的不大全面,故而想听听二位爱卿的看法?”
他表面是在问看法,实际上就是为了确立储君的人选。
萧琰澈一眼看出他的真实想法,与蒯芃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噤声,谁也没回应。
不理陛下,乃大罪。
可议论皇子,更是大罪。
皇帝看似在询问他们的看法,实则心里早有定义,若一句话说的不对,恐会招来杀身之祸。
他们皆是聪明人,自不会做这等愚蠢的事。
见状,皇帝“嗤嗤”地发笑,“二位爱卿真不愧为朝之重臣,确实比那些阿谀奉承之辈要有趣。”
“陛下恕罪。”
“行了,朕又没怪你们的意思,何须认错?”在太监的搀扶下,皇帝站起来,缓缓地走至二人的中间,“事已至此,朕便直言不讳了,朕年事已高,实在无力处理朝政,故而欲退位,找个清静之处安度晚年,朕膝下仅有老九与老十可继承大统,二位爱卿可否帮朕做个选择?”
果然,他就是为了确立储君的人选!
萧琰澈早有准备,“二位皇子各有千秋,臣实在无法做个取舍,相信陛下已有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