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九百零三章 大化肥计划(第1页)

第九百零三章 大化肥计划(第1页)

送李学同上了飞机,明显能感觉到李学健的精神头都不像之前那么足了。“大伯,现在往来方便,您想啥时候回来,就能啥时候回来,等下次来,您去二叔家看看。”李学健闻言叹了口气:“没那么容易,公司,家里一大堆事等着我处理,哪能说来就来。”李天明还想再劝,却见李学健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不是约好了今天见面嘛,去吧,迟到了不好。”李天明应了一声,调转车头,朝海城西郊的方向驶去。这些天,合作的一些细节问题已经基本上谈妥了,李学健今天过去,为的是敲定核心部分。既然是商业合作,肯定要涉及到利益分配。李学健是投资帮助海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是扶贫,该争的利益,是肯定要争的。“天明,我把蓉蓉和天享留下,往后,还希望你能帮着多照看一下,富贵生活过得久了,根本不懂创业的艰难,一个两个的性子都给养歪了,也就蓉蓉他们两个年轻,我想看看,他们……能不能培养起来,将来接我的班。”年长的那几个,李学健已经不抱任何期望了,将来分给他们一些股份,做个富贵闲人就是了。可他的事业还是需要一个接班人,如今也只能把希望放在李蓉蓉和李天享的身上了。“您都发话了,我肯定没问题,可就怕……”李天明是不想管这事的,他自己还忙活不过来呢,哪有时间管这些。可李学健开了口,他也不好当面拒绝。只不过……堂堂美国大集团的二代,人家能听他的?“我会和他们说的,他们要是不听你的,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些天,李学健也瞧出来了,李天明是个有真本事的,能从无到有,带着乡亲们闯出来这么大的家业,他的两个孩子要是能从李天明的身上学到一星半点儿的,都能终生受益。至于李天明担心的,李学健还有别的安排。车到了西郊,驶入了海城第一化肥厂。这个厂是当年建国后,大苏援建的第一批化工类企业。当初也曾辉煌过,是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化肥生产厂。可时过境迁,因为种种问题,曾经的辉煌早已经不在了。开着车行驶在厂区内,能明显感觉到破败。遇到的工人也都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行政楼前,魏红星正带着市委的一些重要领导,还有化肥厂的领导班子,在焦急的等待着。原本像招商引资这种事,有卢源出面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劳动魏红星这位市委书记的大驾。但这次不一样,不单单是外资投入的额度,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合作达成,就能盘活化肥厂,全厂六千八百名工人,和他们身后家庭的生计就有保障了。所以,为了表示重视,魏红星来了,务必要促成这次合作。“来了,来了!”化肥厂厂办主任,急匆匆的跑到了跟前。“车已经过来了!”见魏红星点头,厂办主任扬起胳膊用力一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厂子弟小学的学生们一边高喊,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鲜花。同时厂工宣队的锣鼓也敲打了起来。很快,车便到了跟前看到眼前这一幕,李天明不禁想笑。原来魏书记也会搞这一套。要知道,今天可不是礼拜天,让一群孩子顶着大太阳,在行政办公楼门口列队迎接,要是放在以后,少不了要被人刷上热搜。把车停稳,立刻有人上前打开了车门。魏红星也第一时间带人迎了上来。李学健可是财神爷,这位爷口袋里的刀了关系着几千个家庭的生计。只要能将这笔投资拿下来,魏红星也心甘情愿将姿态放到最低,给足了李学健应有的礼遇。“欢迎李先生!”刚刚李天明已经向李学健介绍了魏红星的身份。市委书记亲自迎接,这可是给足了他面子。“魏书记,你好!”两个人寒暄了几句,随后魏红星便看向了跟在李学健身后的李天明。他已经听卢源说过了,这一次的投资,李天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原本还想着,找个机会,必须将李天明收服,可现在……“李先生,请进!”如果真能促成这次的投资,重新盘活化肥厂,以后该如何对待李天明,也要重新定位了。会议室里,双方分别坐在会议桌的两侧,李天明自然坐在了李学健这边。在表示了欢迎,并且对李学健不忘祖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之后,双方进入了主题。李蓉蓉和卢源作为双方前期的谈判代表,相继陈述了这段时间的谈判结果。当然了,在真正的正主出面之前,谈的也都是一些细节问题,今天李学健亲自登场,重头戏才开场。“魏书记,在商言商,帮助家乡的发展,我是义不容辞的,但是,在利益分配,以及后续的管理经营等方面,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上一次卢源去李家台子,李学健已经就政策上的问题,和卢源有过一次交流。对目前国内的投资环境,李学健也有了一些了解。说心里话,对于国内的外资环境,李学健的心里是存在一些顾虑的。比如,外资的持股比例,只有建议权,不享有决策权,这些在李学健看来,完全不合理。商人投资是为了赚取利润,可现在的情况却是钱投进来以后,后续好像和他们没有关系了。当然,也不能说是没有关系,毕竟持有股份,还能参与分红。可目前化肥厂的情况,如果继续以前的经营模式,别说赚钱了,不继续往里面搭钱就不错了。李学健一上来就直接抛出了这两个核心问题,魏红星这边也是早有准备。拿政策来说事肯定是不行了,李学健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在商言商”,摆明了不吃这一套。这些天,他们也一直在探讨,在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当时化肥厂的领导班子态度很强硬,可如今厂子的现状是明摆着的,再没有转机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停产了,到时候这几千个家庭怎么办?难道要把这个包袱甩给政府?其实早在杜树平在任的时候,就曾计划引入东瀛的某家资本。当时已经进入了谈判的最后阶段,可还是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双方没有谈拢,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这一次,坚决不能错过。为此,市委牵头成立了一个大化肥项目组,魏红星亲自挂帅,化肥厂的领导班子只能参与,不享有最终的决策权。“李先生有什么想法,尽可以提出来,双方坐在这里就是为了谈,只有消除分歧,才能达成共识。”李学健点了点头,示意李蓉蓉可以继续了。“关于未来企业的持股比例,在贵方提出的30基础之上,我方要求增加到49,并且,未来我方享有继续注资,增加持股比例的权利!”“另外在以后对化肥厂的经营管理中,我方要求享有和贵方对等的经营权,以及最终的决策权。”“第三……”李蓉蓉连续开出了十几条要求,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全都涵盖其中。魏红星不动声色,可化肥厂的领导班子却坐不住了。要不是魏红星在现场压着,只怕早就提出反对意见了。但此刻也只能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不过看他们的反应就知道,李蓉蓉提出的这些条件,每一条都在戳他们的肺管子。“魏书记,这就是我方的要求,提出这些要求也是为了保证我方的利益,贵方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