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厢房,长夏解开裴曜的包袱,见里头是干净衣裳,不用洗,就叠好放进箱子里。
裴曜这次只去了五天,除了赶路,在府城也不干什么脏活累活,衣裳没换在情理之中。
“今晚要换衣裳吗?”他出来问道。
裴曜正一手拎一个鸡笼,直起腰往柴房走,说:“换,穿好几天了。”
鸡笼里的鸡在扑腾,还发出咕咕咕的低叫。
白狗跑进来,凑近鸡笼汪汪叫。
“出去。”裴曜将它撵走。
活鸡养几天,吃的时候再杀,怎么都是新鲜的。
长夏用旧竹匾端了一些谷糠进来。
见鸡笼有个较大的缝隙,鸡头可以伸出来啄东西,裴曜就没把鸡放出来。
柴房里正好有个两尺多长的木槽,可以用来盛水。
裴曜给木槽倒了水,就将木槽放在鸡笼前面。
长夏顺势将谷糠也倒进木槽,拿一根木棍搅了搅。
四只都是大鸡,不像小鸡那么容易死掉,他俩出来将柴房门关好,省得被风吹开。
做完这些,裴曜说道:“师父说想吃炖骨头。”
“好,我去剁骨头。”长夏一边说一边挽袖子。
他舀了点热水洗干净手,才进堂屋拎起那一排肋条骨,进灶房一根根分割下来。
这么多吃不完,他只取了一半。
剁骨头用的力气大,案台上的盐罐油罐都在响。
裴曜擦干净手进来了。
天冷,用的热水,他手上冒了一点白汽。
“我来吧。”他从长夏手里接过刀,看一眼长夏剁出来的肉骨头长短,心里有了数。
咚咚咚的声音直响。
长夏进了堂屋,在角落拔了几根冬葱,又从土里刨出来两块老姜。
天太冷,有的菜放在外面会冻坏,堂屋角落用砖头盘了一个方形的圈,里头堆着土,埋了老姜,大葱葱根也在土里。
炖骨头得一阵子,炖久了也更香,长夏看看时辰,不早了,就引火,将骨头和葱姜下了锅。
大木柴塞进灶膛后,裴曜拍拍手上木屑,说:“忙了这么久,让柴烧着吧,跟师父坐一会儿,阿奶话少,他俩又不熟,都半天没声响了。”
长夏笑了一下,点头道:“好。”
他俩倒不是故意不来堂屋陪着说话,活到了手上,不得不去做。
孟叔礼和窦金花沉默喝茶,长夏和裴曜过来后,总算有了几句话说。
而等到裴有瓦三人进门,裴灶安一回来,两个小老头之间的话比他们多多了。
裴有瓦和陈知的话也不少,他俩有年纪,见识多一点,高声笑着,和孟叔礼聊了好一阵。
从梅子干聊到梅朱府那边的风土人情后,除了裴有瓦,其他人都插不进话。
见师父听得兴致盎然,裴曜没言语,和长夏回了东厢房。
长夏给两人倒了热茶,捧着茶碗啜饮一口,问道:“这次回来,元宵后再走?”
裴曜想了下,说:“晚几天也行,去了除了木雕,也没别的事情做,就是师父可能不愿待太久。”
他看着长夏,忽然笑道:“才几天不见,脸上长肉了?”
长夏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脸蛋,眼神疑惑。
他放下手,裴曜就摸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