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最大的也就是七八两重,小的四两左右。
nbsp;nbsp;nbsp;nbsp;看到有人上来问了,另一个大姐也过来了。
nbsp;nbsp;nbsp;nbsp;见有两个人问,这地方太明目张胆了,苏窈就拉着自行车和她们走到了一边的小巷子。
nbsp;nbsp;nbsp;nbsp;两个人打算把她桶里的都给包圆了,两个人都开口让她便宜一点。
nbsp;nbsp;nbsp;nbsp;苏窈就说:“我从生产队到这都得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还得花时间捡这些田螺,找鱼,这些可都没算钱呢。再说了,我瞧着两位大姐面善,也给你们送点薄荷和辣椒炒田螺吃。”
nbsp;nbsp;nbsp;nbsp;两人这才歇了讲价的心思,一人各要一半。
nbsp;nbsp;nbsp;nbsp;也没碗,鱼摔晕了直接放篮子里,田螺也是直接放到篮子里。
nbsp;nbsp;nbsp;nbsp;等沈靳回来时,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桶,他问:“里边的东西呢?”
nbsp;nbsp;nbsp;nbsp;苏窈笑吟吟地从裤兜拉出了一角钱给他看。
nbsp;nbsp;nbsp;nbsp;沈靳看了眼,了然,问:“挣了多少?”
nbsp;nbsp;nbsp;nbsp;苏窈小声说:“整两块钱呢。”
nbsp;nbsp;nbsp;nbsp;沈靳心道,怪不得她心情这么好了。
nbsp;nbsp;nbsp;nbsp;“方才不是说心慌,我看你也没多心慌。”他调侃道。
nbsp;nbsp;nbsp;nbsp;苏窈笑了笑:“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回事,总是事前心慌,遇事则心定定的。”
nbsp;nbsp;nbsp;nbsp;沈靳:“那总比事前不慌,遇事心慌强多了。”
nbsp;nbsp;nbsp;nbsp;苏窈得了夸,心情也好,她看了眼他手里提的一个蛇皮袋,装了个半满,惊讶的问:“都是什么?”
nbsp;nbsp;nbsp;nbsp;沈靳应:“多是一些生活用品,别的回去再说。”
nbsp;nbsp;nbsp;nbsp;苏窈点头,应了一声“行”,接着又问:“我们是直接回去,还是……”
nbsp;nbsp;nbsp;nbsp;接下来的话不言而喻。
nbsp;nbsp;nbsp;nbsp;沈靳把蛇皮袋和后桶一块塞进背篓里,暂时把背篓绑在自行车后架子上。
nbsp;nbsp;nbsp;nbsp;他拉上自行车,说:“附近有个小市场,暗地里的。”
nbsp;nbsp;nbsp;nbsp;苏窈会意,没多问,跟紧他就对了。
nbsp;nbsp;nbsp;nbsp;拐了十来分钟,差不多走到了巷子尽头一拐,才发现有人在一棵树下象棋。
nbsp;nbsp;nbsp;nbsp;看到苏窈和沈靳进来的时候,视线中带着几分打量。
nbsp;nbsp;nbsp;nbsp;似乎是看哨的。
nbsp;nbsp;nbsp;nbsp;夏老四常年在这县城里混,认识的人也不少。
nbsp;nbsp;nbsp;nbsp;看哨的人认出了沈靳,也就没说什么,让他走了过去。
nbsp;nbsp;nbsp;nbsp;再拐了两个弯就到了他们找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有十来个铺在地上的小摊,有卖老粗布的,有卖一些日用品的,还有卖碗的,卖细粮没看见,粗粮倒是有一点。
nbsp;nbsp;nbsp;nbsp;果然在黑市,粮食也紧俏。
nbsp;nbsp;nbsp;nbsp;这些小贩都戴着一个草帽,遮着半张脸。
nbsp;nbsp;nbsp;nbsp;苏窈停在土布前,老粗布有米白和黑白格子两个颜色,她问:“这个咋卖?”
nbsp;nbsp;nbsp;nbsp;“有粮票的话,一斤粮票或者一斤米换两尺布,没粮票一尺布两毛钱。”
nbsp;nbsp;nbsp;nbsp;苏窈仔细都还缺粮呢,怎么可能用粮来换布。
nbsp;nbsp;nbsp;nbsp;苏窈怕自己忍不住多买,就只带了三块钱出来,加上刚挣的两块钱,一共五块钱。
nbsp;nbsp;nbsp;nbsp;她说:“这两样布,每样扯七尺吧。”
nbsp;nbsp;nbsp;nbsp;沈靳在旁道:“还是每样扯十尺。”
nbsp;nbsp;nbsp;nbsp;苏窈诧异地看向他,见他朝自己点了头,知道他肯定找到了钱,就点头:“那就一共扯二十尺吧。”
nbsp;nbsp;nbsp;nbsp;那人见是大客户,忙扯了二十尺布。
nbsp;nbsp;nbsp;nbsp;最后是沈靳付的钱,苏窈有些诧异,夏老四到底藏了多少私房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