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大的雨,声音不大根本听不见。
她也顾不得什么了,拿了伞兀自掀了帘子往外走,只一出去,便觉着劈里啪啦的雨点打在头顶上,伞面都要撑不住了。脚踩在路面上,那么轻,却溅起一阵水花。
衙门果然烛火通明,只是门外的灯笼却让风刮灭了。她远远往里瞧,只看见一行穿着官服的男人往外走,有的手里撑着伞,有的门外有下人等候,冒着雨往外冲。
“含章。”她拿着伞,从乌黑的夜色中辨认出了他,高兴极了。要去等他。
手里的伞立马被接了过去:“你过来干什么,这么大的雨!”
他面色并不是太好看,眉头皱了起来,语气有些严厉。将她带到了身边来,伞倾向了她这边。
她知道她不该过来。可是她太害怕了:“我只是想来等你。我不放心。”她的声音本就不大,在这样的雨夜里更被巨大的雨声吞没得很小很小了。
也不知他听见没有。
只沉默地带着她往马车里走。
脚下的水流太湍急了,衙门外的砖年岁太久,有的都裂了开来。一到雨天一脚踩下去让人脚心发寒。
她一手扯着他的袖子,一边专心看脚下的路,身子却是一阵悬空,让人打横抱了起来。她有些不习惯,想要挣扎,头顶便是他冷峻的声音:“别动,掉下去我就不管了。”
她马上安静了下来。
还顺带接过了他手里的伞,撑在了两个人头顶。她的伞也倾向了他这边。
“赵明宜,你挺笨的。”乌寒的夜色下,他嘴里冷不丁地冒出这句话。
雨势太大,她听得不是很清楚,茫然地看着他。
上了马车,她的肩膀跟裙衫早就湿透了,头发也丝丝缕缕的黏在鬓边,小声地问他:“你刚刚跟我说什么?”方才他抱着她说那句话的时候,她好像看见他冷峻的面容有一点变得柔和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错了。又很想知道他方才说的是什么。
“没什么,下回不要过来了。很危险。”他低头去看她鞋,发现已经全湿了。一时间没有说话,俯身将她的鞋子脱了,将上身的衣衫脱了下来给她包着。
她有一点不好意思,可是又觉得他跟往日好像有一点不一样:“不用了,回去我就换掉。弄脏了你的衣裳。”马车里很安静,她还有一点不自在。说不上来。
他又不说话了。
发丝一缕一缕地黏在鬓边,很是不舒服。她伸手去拨弄,却见另一双手伸了过来,替她将鬓发捋顺了。
那天晚上,她觉得他很不一样。好像有什么变了,可是后来又恢复了从前那样。
头昏昏沉沉地疼,她嘴里喊着什么,头脑十分地不清醒。呼吸也粗重,喘不上气来。耳边是梨月低声喊她的声音,肩膀被摇晃了两下,她的眼睛有一瞬间地睁不开,紧紧地闭着。
好半晌才睁开了眼,才发现自己哭过了。
“小姐,您梦见什么了,我怎么都喊您不醒。”梨月手里端着药,差点急疯了,额头都在冒汗。又让丫头拿了一件小袄过来,给她披上了,才把药端了上来:“您喝完这个再睡吧。”
赵明宜从她手里接过了那碗药,三两下喝完了。只是那股心悸之感依然没能从心头下去。
有一点心慌与不安。
她分明已经很久没有梦见过他了。
今夜的雪下得十分地大,与此同时,锦州长街一处驿馆内也十分地不平静。窗外风雪交加,屋里的人睡得十分地不安稳,在一声巨大的开门声中,他忽然猛地坐了起来,额头脖颈上尽是汗珠。
李迎州方才起夜,从自己房里出去一遭。回来的时候却见廊下立着一道身影,手里擒着伞,像是要出去的模样。
“欸,这天还没亮呢,你要去哪儿?”他伸了伸手,却不想那人已经出了门。
驿馆下行人稀少,他的身影就显得格外寂寥。李迎州一直觉得他这个人有些闷。好像总是不开心,活得很累。
驿馆清冷,青楼可不清冷。进了这楼子就跟进了彩灯会似的,热闹又奢靡。孟蹊径直往阁楼上走去,一脚踢开了房门,胸中有一气的火发泄不出来,又不知道从何而起。
房门‘啪’的一声大开,里头一个粉面散头的姑娘吓得大叫起来。
只见房门外立着一年面色冷峻的公子,那双眼睛看得人心里发寒。
“你先出去,无事不要进来。”孟蹊抬步往里走。说话间好像裹着一腔冰冷的怒火。为什么是冰冷呢,他也说不清楚,大概是那天下衙夜里的雨太冷了吧。
可是也不对,她睡着了靠在他肩膀上的时候,他分明觉着心里头是热的。
“你,你怎么不出声儿就闯进来了!”那姑娘推了推身旁睡得半死不活的男子,羞得骂了这么一句。
孟蹊面色却依然冷:“出去,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
人似乎吓着了,摸了衣裳便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