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应有尽有说不上,但要说最齐全的,在县里,肯定就是我家铺子了。”
林茫海作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那想来你们的门路应该挺广。”
李秋菊但笑不语。
都是做生意的,知道话不能说的太死的道理。
她听出来一点他的意思,试探问道:“客官可是有什么东西想买,但在县里其他地方没有找到?”
“掌柜娘子聪慧。”
林茫海顺着她的话道:“我想出银子请你们帮我收点货物,不知可行?”
“客官想收什么货物?”
“粮食。”
这两个字出乎李秋菊的预料,她惊讶一瞬,转而想到某种可能,问道:“客官可是走商?”
之前也有不少人从他们杂货铺进货,然后运到其他地方卖,挣银子的不少,但亏银子的更多。
观此人气质,又不太像这种碰运气的人,李秋菊心里嘀咕,有点不太想做这人的生意。
谁知周成铭过来,一听林茫海承认自己是走商,眼睛当时一亮,套近乎道:“我看小兄弟年纪也不大,竟然已经是一方走商,厉害厉害,实在让我佩服!”
“掌柜的也不错,有一铺子在手,生活应是无忧了。”
“唉!凑合过罢了。”
周成铭闻言摆手,他套近乎的意思很明显,加上林茫海配合,两人聊的有来有去。
顷刻间,两人已经称兄道弟。
周成铭摸着下巴,“所以林兄弟是想把我们青山县的粮食运到京城去卖?”
“我在京中有人脉,不愁卖不出去,只是之前常合作的因为利益问题不再来往,只能另寻途径。”
所以,他这是捡了个漏?
周成铭愁了小半年的脸上终于有了欣喜之色,当即道:“此时包在我身上,林兄弟莫急,给我五天,我能凑齐你想要的数。”
“五天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听他夸下海口,李秋菊眼皮子直跳,以周成铭的能耐,五天几乎能筹到几千斤粮食了。
他敢说,也不看看人家能不能收的下。
李秋菊使劲给他使眼色,周成铭满脑子都是要发财了,对其视而不见,扬着一张笑脸把林茫海送出去。
正撞上听李翠云的吩咐来看望五姐给她送糕点的李大宝。
“五姐,那是谁?”李大宝拎着糕点走进周家铺子,抬头就问李秋菊。
他刚刚没有看到那人的正脸,但总觉得那背影有些眼熟。
周成铭闻言给李秋菊使了个眼色,李秋菊翻了个白眼,先上下把弟弟全身看了一遍,见其吃的好穿的好,身子比去年她回娘家看到他时还强壮,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看来你这些日子吃的不错。”她夸完,才回答道:“一个走商,想让你姐夫帮忙收粮,然后运到京城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