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我魂飞入红楼梦 > 第三十四章(第1页)

第三十四章(第1页)

话说在高墙深宫之中的元贵妃,在太阳还高高挂在西南高空的时候就开始用晚餐。她吃得并不多,一者因为刚用过午餐不太久,还不曾有饥饿感;二者因为要回娘家了,心里无法避免的激动和期盼。不是离乡人,难懂思乡情。此时用“归心似箭”来形容元妃的心情,一点也不过分。用过晚膳之后,立马洗漱干净,前往保灵宫拜佛:她连续磕了三个头,皆叩首到地。接着便在丫鬟和老妪的陪同下前往大明宫领宴,接着便是看花灯。元妃虽然在漫步看着各式的花灯,但她的心早已飞回到父母、兄弟姐妹的身旁了。——只是看花灯的过程是不能直接删除的。

看完花灯之后,即走向皇上处拜见皇上,请旨。按照原先的计划,皇上便爽快的降旨了。于是令太监、女官等迅速准备,让自己起程归家。

元贵妃又更了衣。不一会儿,太监跪请元妃上轿。于是女官扶元妃缓缓上轿。——元妃当然是自己有能力快速上轿的,但因必不可少的礼仪所致,必须得由她人扶住缓缓而上,岂能如自由的后人之后人一般,自己跨步上轿的?

元妃所坐的八人大轿的前面,是十来个太监在引路,而大轿之后,则跟着几辆小车,里面坐着昭容、彩嫔等女官。

晃动着,晃动着,金顶鹅黄绣凤銮的大轿子的前进速度实在是如蜗牛爬行一般。元贵妃当然没有想到蜗牛爬行这个比方,但她感觉前行的速度实在是太缓慢。这样的感觉是真真切切的。

过了好一阵,仍然没有到达。元妃感觉要小解了。但是,她琢磨附近并没有方便的地方,于是只能憋着。——在旁人看来,神圣高贵得仅仅次于皇上皇后的她,也只能因为要小解一事而憋着自己,忍受着些微的痛苦,而不能拥抱后人之后人所享有的自由。

又晃悠晃悠,元妃在轿子里忍受了好久。一会儿,她感觉前方好像有些异动:本来很有些错乱的马蹄声好像渐渐分散,远去,忽而听到了前面有若干名太监击掌的声音。她没有向女官打听,就感觉好像是到达目的地了。

金顶鹅黄绣凤銮的大轿子前进的速度愈加缓慢了,元贵妃琢磨着大概会停下来了。但大轿并没有停歇。元妃忍不住将大红帘子掀开了一点:她望见了几个人在轿子旁跪了下来,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妪好像就是祖母。但有太监赶上前好像扶起了祖母。然而轿子仍然没有停下,又继续行移了一会儿,还拐了一个弯子,然后大轿子才被放到地上。一名内官连忙跪于轿门旁,用似乎有些沙哑的声音道:“请贵妃娘娘下轿更衣!”

一个女官急忙走上前来扶贵妃下轿。引着贵妃进入院门。原先跪地的太监向后撤去,而只有昭容、彩嫔等女官引着元妃进入花园内室。元妃在那里头更了衣,方便了一下,才算解除了被小解之事所逼的痛苦。

元妃款款的风度翩翩的走出内室,只见苑内灯光柔和,各式花灯灼灼透亮。大致上能看出都是纱绫扎成的,而不是用纸张糊弄起来的。这样的制作精巧的花灯,比一般的人家不知要高贵多少级台阶了。

元妃款款的走前不多步,一抬头,望见一方大灯匾,上书“体仁沐德”四个大字。一会儿,大约的是生怕贵妃娘娘走得累了,一名内官又跪地请贵妃上轿子。女官扶贵妃上轿,轿起,晃悠,晃悠,缓缓的,向园中行进。元妃打起帘子,隐约看出园中香烟飘飘袅袅,浮动飞翔,花影缤纷绰约,灯光柔美相映。一会儿,便听到细柔的音乐声轻轻传入耳鼓,柔柔的拨动着心弦,一时间,倒也忘却了平素的所有心思和烦恼似的。

可是,花灯的柔光和轻音乐的妙响,并没有能够让贵妃完全脱离现实世界。她又看了几看远远近近的佳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道:“太奢华太浪费了啊!”心中不由得又想道:“这该花多少人工和银子啊。”但她其后所想的这个意思,她压在喉咙里没有说出来。

轿子晃悠了一会儿,忽然又看见一名内官跪于道路之旁,用尖利的似乎具有穿刺力的声音高喊道:“请贵妃娘娘下轿登舟!”

这时,两名女官急忙扶住元春下轿,而后小心翼翼的走下台阶,登上用绫罗和彩灯装饰的花船。元妃坐于一张红木椅子之上。只见眼前一带清清洁亮的流水,蜿蜒屈曲,如游龙一般延伸向前。两岸的栏杆之上,都系挂着各色的花灯,洁莹亮丽,如同天仙常驻、览游的地方。由栏杆向河岸边拓展开去,是成排的树木,看上去像柳树、桃树、杏树、梅树等,虽然还没有生长出枝叶,开出花朵,但上面已然“硕果累累”了,那是用各种绸绫纸绢制作而成的果实,系于树的枝丫之上的。每一株树上都悬挂着若干灯盏,摇曳着明媚的辉光。元妃又向水面上看几看,荷荇式的,凫鹭式的多样的花灯,都在水面之上焕发出光彩,映照得水体澄明洁莹。而在元妃的身旁,即她座椅的两侧,各式盆景姿态各异,各有风骚。渐渐的,花船游进了一处石港,元妃的眼前渐渐明晰的出现了一面匾灯,显出了“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元妃微微仰着头,举目凝望了一会儿,忽然微笑起来,道:“依我看,‘花溆’两个字便好了,何必另加‘蓼汀’呢?”

其实,元妃只是如此之想如此说说的,并非一定要立即更换。而侍坐的女官则把这话作为除了皇上皇后之外的“最高指令”,于是立即转告了太监组的“组长”。太监“组长”连忙跳船登岸,弓着腰,简直以后人之后人百米赛跑的速度赶去报告贾政。因为速度过快,拐弯时一只脚绊了一下路牙,差点儿摔个狗吃屎。但还好,毕竟嘴没有啃到路面,太监又继续飞跑起来。贾政接到贵妃——即自己的大女儿——的指令后,立即行动,命两名清客相公按要求立即作了更换。其办事的高效率能让部分后人之后人不能望其项背。

一会儿,船只靠近了内岸,元贵妃又被女官护卫着离船上轿。轿子晃悠着缓缓前进,贵妃便望见了美妙绰约的琳宫,巍峨雄奇的桂殿,那石牌坊上显出的是“天仙宝境”四个大字。元贵妃顿时心想:“‘天仙’二字太过高圣了,岂能如此的张扬和倨傲,也许会召来不祥瑞……”于是立马道:“‘天仙宝境’太过虚妄高慢了吧,换成‘省亲别院’如何?”于是相关太监立即传话给贾政,贾政命人立即更换成“省亲别院”。

行宫中,庭院内,香烟缭绕浮升,遍地的香屑。树上灯火点点,窗槛似金如玉,帘卷虾须低垂,地毯鱼獭欲游。真似河神龙王居处也。

元贵妃心感豪华之甚,忽而又略感奇怪,道:“此殿怎么没有匾额的呢?”

近随的太监急忙跪启道:“此处正殿,外臣未敢擅拟。”元贵妃“哦”的一声,微微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负责礼仪的太监请求贵妃升座受礼。于是乐声扬飞,神圣之光气越发浓烈而起。

两名太监引着贾赦、贾政等在月台之下排成队列,欲上殿跪拜。女官昭容传谕旨道:“免。”于是贾赦、贾政等退后而去。

接着,两名太监又引来荣国太君即贾母等女眷排成队列,欲从东阶而上致礼,昭容又传谕曰:“免。”于是贾母等也退去。

于是献茶。一次。两次。三次。献茶完毕之后,女官搀扶着贵妃缓缓走下台阶。乐声暂时停歇。贵妃缓缓步入侧室内,更衣。而相关人等正准备着车驾出园。元妃由女官搀扶着上车,来到贾母的正室。孙女儿贵妃准备向奶奶贾母行家礼,贾母等连忙跪下,进言规劝贵妃不得屈尊而行家礼。皇恩必须得至高无上。

这时,也许是家族中的离别、变故、危机、隐忧,加之人衰老过程中的痛苦、孤寂、隔膜等等,都一股脑儿的由贾母的内心喷薄而出,贾母再也控制不住,老泪滚滚而落。

贾贵妃看到奶奶泪流不止,兼已经感觉出的奶奶、妈妈等人的衰老,时光一去不返等等的感觉如浪涛般不可阻抑的滚涌起来。她连忙走上前,于此同时,深宫中的孤寂,暗流,暗语,平静下的较劲儿,冷箭,刀霜,短暂的胜利,遭遇嫉妒,不平,不安,……都在胸中汹涌、奔腾、冲击着她。她一把挽着奶奶,一把挽着母亲,三个人都泪如泉涌,嘴唇抖动着,久久不能开口说出一句话,甚至不能说出一个完整的词语。

没有言语的交流,三个人只是呜咽着,泪流两行。

这些复杂深藏的情感的迸发,一下子牵动了众人的心。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等,一时都没有了言语。王熙凤一时也哽咽住了。她们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流淌了下来。

好一会儿过去,元妃才忍住了悲伤而强逼着自己坚韧起来。她拭了拭眼睛,道:“当年,既然已经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今日,好不容易才得以回家一趟,娘儿们这时不说说笑笑,反倒哭个不停了。一会儿我离开了,又不知多少晚才能一见!”说到这里,强逼着自己的坚强,又一下子被冲垮了堤坝,哽咽不住,眼泪更恣意的滚滚而下。这时,王夫人已经不能自已,而邢夫人稍稍能够把控着自己,忙上前来宽慰、劝解贾元妃。

众人慢慢止住了哭。贾母等让贾元妃归座说话。又逐次的一一打招呼见面,又止不住的哽咽、哭泣了一番。然后,贾妃在女官的陪伴下进入了外厅。贾妃接受了东西两府执事人等的致礼。其媳妇、丫鬟等致礼完毕,贾妃又叹息道:“可惜好多亲眷,都不能见面了!”

……元春问道:“宝玉我怎么没有见到啊?”贾母忙回禀道:“无官无职的没入门的男儿,岂敢擅自入见贵妃呢?”——意思是说,宝玉尚没有考取功名,还没有担任一定的官职,是不够资格跟已经成为皇妃的姐姐见面的。

可是作为长姐的元春,太想见到宝玉这个小弟弟了。想当初,元春没有入宫时,从小儿也是靠着贾母教养的。后来宝玉出生了。作为大姐姐的元春,当时想:母亲将进入年迈之期了才使我得到这个年幼的弟弟,真难得啊。于是非常疼爱这个小弟弟。并且和宝玉一起,通常都是陪伴在贾母左右的,简直没有离开过一天。宝玉在三四岁的时候,还没有走进学堂,元春那时就口头教导宝玉识字儿,写字,读书。就那样不在意,日积月累的,宝玉竟能认识了好几千个字,并能背出好多文章来。——至于过早的教幼儿识字、读书,是不是会造成孩子长大了不喜欢读书的问题,有似于揠苗助长那样的,在此当然不作过多的讨论。——这样说来,元春和宝玉,虽是大姐姐和小弟弟,却像是母亲教育孩子似的,更像是后人之后人的老师和学生。

自从元春入宫之后,也常常的捎信回来给父亲或兄长,说:“宝玉,一定得好好儿的扶养,不严格,就不能成器;但过于严格,又恐怕生出不测的忧患,从而导致祖母的担忧。”——元春的这后一半话,当然离后人之后人所谓的“自由释放力量”相差很远,但毕竟担心着过分的严肃会给宝玉带去伤害的。——因此而说,元春虽然人在宫中,但却是时时思念着宝玉的成长的。而在此时此刻,她怎么能不急切的想见到宝玉呢?

所以,在贾母回答宝玉不够格面见贵妃的话之后,元春立马命将宝玉引进来相见。

小太监将宝玉引领了进来。小太监首先教宝玉按照国礼跪拜了贵妃。而后就不拘于礼仪,叫宝玉近前去。元春走前来,携着宝玉的手,接着便一把揽入怀中,又抚摸着宝玉的头颅笑道:“竟长这么高了!”一句话刚刚说完,竟潸然泪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