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东前些日子来大集换了那只青背铁鹞子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十天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雀鹰开始大规模的南下迁移,一直明里暗里搞着贩卖猎鹰勾当的刘大忽悠进入了旺季。
镇上大集东头儿,刘大忽悠根据地上,一根天平形状的鹰架摆在路边。
上面一水儿的拴了十几只当年的秋花鹞子。
有财力尝鲜儿的客户,基本上已经人手一只鹞子了,后面逮到的当年秋花鹞子因为数量变多,质量普通,明显有点卖不上价格。
一直跟刘大忽悠一起训鹰放鹰的鹰友们,赶上大集没事儿,就来集上一起聊天吹牛打屁。
上午八点刚过,黄三宝跟李二娃俩人溜溜达达的来到了刘大忽悠跟前儿。
“老板,咱这有训好的鹞鹰吗?”
李二娃因为经常出去喝酒嘚瑟啥的,跟陌生人打交道倒是一点都不胆怯,走到跟前儿打招呼看起来中气十足。
不过,他这一张嘴,在懂行的人眼中其实已经漏了怯。
鹞鹰是外行人的叫法,鹞子就是鹞子,真正的玩家,没人叫鹞鹰。
金主上门,刘大忽悠立马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有,不知道这位哥们儿,想要个什么价位的?”
李二娃扫了一眼架上站着的一排鹞子,随口问道:“都有什么价位的?”
“你面前拴着的,带着手打脚绊儿的鹰,都是闯熟了脸,可以下地的鹰!
懂行的拿回去照一晚上灯花,明天一早再端俩小时,出门就能下地成鹰!
这样的鹰,我给你随便拿,六块钱一只,自己相中哪个挑哪个的话,八块一只!
旁边这几只脚绊儿是棉线临时拴的,是闯脸三天的鹰,回家需要掐食儿扣膘再伺候两天。
这样的,我给你拿通货四块,自己挑六块!”
听到这价格,李二娃跟黄三宝对视一眼,哥俩都觉得并不算贵。
毕竟,李承田可是给拿了十块钱的大团结呢,哥俩惦记着买鹰,到了大集上连香喷喷的油条都忍住了没舍得吃。
“就这两种鹰?你说可以干活儿的鹰,干没干过活儿?”
黄三宝也不是个完全的夯货,问了个有点刁钻的问题。
刘大忽悠把这种韭菜客户心思摸得透透的,抿嘴微微一笑。
“刚才说的这两种,都不是成鹰,下地放顺了的成鹰,这个价可买不着!差着不少伺候的功夫呢!”
李二娃继续问:“我们要买成鹰,拿来就能直接放的那种!那种有没有?多少钱?”
刘大忽悠点点头,将自己手里端着的鹰举到两人跟前儿:“我手上这只已经放上了,只要掐着食儿,随时就能下地干活儿!
这只紫鹞子在我手里,下地逮了三只灰喜鹊,一只斑鸠,还有两只沙半鸡了,活儿干的挺利索!”
李二娃端详了一眼刘大忽悠手上的鹰,一眼就相中了。
紫鹞子在雀鹰的亚种体系当中,属于身量相对略小些,但是颜值贼高的那种。
这只鹞子,头脸短毛挂着紫,前胸脯花都是桃心儿的纹路,蹲在刘大忽悠的虎口上非常老实,跟其他还差点火候的鹰,肉眼就能看出区别来。
卖相明显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