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安轻声道:“这是你的初心。”
林断山望着镜中少年,泪水滑落。“我想回家……可我已经走得太远。”
“那就重新走一遍。”余长安推开木门,“这次,为自己走。”
门后并非出口,而是一间石室。中央摆放着一只青铜匣,匣盖刻着太极双鱼,鱼眼处镶嵌两颗晶石,一黑一白,隐隐流动。
余长安伸手开启。
匣内并无兵器,只有一卷竹简,以及一枚玉佩。
竹简展开,字迹苍劲:
>“吾穷毕生之力,创归源十三势,非为争雄,实为救世。然世人重技轻德,遂封此术于地脉,待有德者启之。
>归源者,非返旧途,而在新生。
>拳不在手,而在心;道不在言,而在行。
>若见此简,请传之天下,不分门户,不论出身。
>??长安隐士?李昭,贞观十九年。”
余长安心头剧震。
李昭!唐代唯一被史书删去姓名的国术大宗师,传说他曾以一人之力平定边乱,后悄然归隐,著《归源诀》初本,却因触怒权贵而遭封禁。没想到,真正的完整版,竟藏于此!
他转身看向林断山:“这不是终点。是起点。”
两人返回地面时,已是深夜。
众人守候在地道口,见他们平安归来,纷纷欢呼。小川抢上前:“怎么样?找到什么了?”
余长安将竹简缓缓展开,递给朵朵:“从明天起,我们要教新的东西。”
“叫什么?”朵朵问。
“归源十三势。”余长安道,“真正的国术核心。”
自此,长安堂的教学悄然改变。
清晨不再只是扎马步,而是加入“听劲冥想”??闭目静坐,感知风、地、人三息交汇。午后果断拆解旧拳谱,依竹简重编套路。黄昏练拳时,每人手持一片银杏叶,随动作挥洒,落叶落地之处,即为“意到气到”的证明。
林断山主动承担起讲解“十三势”中“断念式”与“归心式”的任务。他讲得极慢,常中途停顿,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孩子们听得认真,偶尔提问:“林爷爷,您真的做过坏事吗?”
他从不回避:“做过。所以更要教你们做对的事。”
三个月后,第一套“归源十三势”成型。全球十三节点同步举行演练仪式。通过简易通讯器,十三地武馆同步开拳。
第一势:**起念**??双手上托,如迎朝阳,象征初心不灭。
第二势:**守中**??重心下沉,脊柱如松,寓意持正不偏。
第三势:**听风**??耳廓微动,全身毛孔张开,感知无形之劲。
……
第十三势:**化尘**??双掌徐徐下按,最终伏地叩首,代表放下一切名利执念,回归平凡。
当十三地同时完成第十三势时,奇异之事发生??
长安堂的十七棵树,叶片同时翻转,月光下映出一行大字:
>**“真传已续,薪火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