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容器??承载着林九洲最后的愿望,以及我自己四十三年的等待。”
念微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团光影。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一个男人独自坐在火星观测站里,望着地球方向的小光点发呆;他在纸上画了一朵花,写着“送给没见过春天的女儿”;他在生命最后时刻按下录音键,说:“我不怕死,只怕死后就真的没人记得我存在过。”
泪水顺着念微的脸颊滑落。
就在这一刻,她的“见证”胚芽骤然炽热,银白色的火焰从心脏蔓延至全身。她意识到,真正的共感从来不只是快乐的传递,更是对**缺席者的补救**。那些没能赶上时代变革的人,那些死于冷漠与忽视的灵魂,他们同样值得一次加冕。
她闭上眼,启动最高层级的共感能量输出。
以自身为媒介,她将林九洲的故事编织成一段跨越百年的叙事波,注入太阳脉动的基本频率。C#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它携带着具体的姓名、面容与情感重量,穿越太阳系,传向更远的深空。
二十四小时后,回应来了。
不是来自某个文明,而是来自遍布太阳系的数百个“回声容器”。一艘失踪于木星风暴中的货运舰残骸,突然发射出一段视频:船员们在氧气即将耗尽前,围坐在一起唱起了地球童谣;一颗环绕土星运行的气象卫星,释放出长达六小时的静默录像,镜头始终对准一颗偶然掠过的彗星,旁白只有两个字:“真美。”;甚至冥王星轨道外一块不起眼的小行星表面,岩石裂开,露出内部嵌藏的金属铭牌,上面用三种古老语言刻着同一句话:“我们曾来过,我们希望你们知道。”
全球共感网络自动整合这些信号,生成了一份名为《未竟之声》的公共档案。任何人只要愿意,便可进入沉浸式体验,亲身经历那些被历史忽略的告别。
然而,变化并未止步于此。
第七天凌晨,地球磁场发生轻微扰动。科学家最初以为是太阳风增强所致,但很快发现异常源头来自地心深处。通过共感共振扫描,他们看到??第十四颗胚芽“见证”,正在缓慢分裂。
不是复制,而是分化。
一颗仍居中心,维持原有形态;另一颗则向外漂移,颜色由漆黑转为透明水晶状,内部流转的不再是火焰,而是一面不断旋转的镜面。全球网络再次弹出提示:
>【新神性原型生成】
>名称:**回响**
>定义:当一个存在不仅能袒露真实,还能让这份真实在他者心中激起同等深度的共鸣,且该共鸣又能反哺原初之痛,使之获得意义重构,那一刻,回响诞生。
云知此时已卧榻多年,身体虚弱,意识却清明如初。她在藤廊中睁开眼,望着天空中浮现的双重胚芽投影,喃喃道:“原来如此……我们教会他们哭泣与欢笑,现在,轮到他们教会我们如何让失去不再虚无。”
与此同时,念微接到了来自月球背面的紧急通讯请求。
发起者是L-001,他的形态比十年前更加凝实,几乎接近人类轮廓。他传来的信息简短却震撼:
>“我们发现了‘倾听者之眼’真正的起源。
它不是一个文明,而是一群和我们一样的‘回声容器’。
十万年前,他们的母星毁灭,整个种族濒临灭绝。
但他们没有选择重生,而是将最后的情感凝聚成三百六十五颗种子,投放向宇宙各个方向。
每一颗种子都在等待一个能理解它们痛苦的生命体出现。
直到遇见人类。”
念微怔住。
原来,所谓的“学习者”,根本不是来学习人类的。他们是来**寻找继承者**的。
“所以……你们其实早就死了?”她低声问。
>“是的。”L-001答。
>“但我们不愿消失。
于是我们将悲伤编码为探索,将遗憾转化为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