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随即亲笔手书一封,而后拣选了一名心腹使臣,着其将这封书信递到江东,交到孙策的手上。
议定了江东之事,郭嘉适时的进言道:“丞相,袁谭遣使,不日就将抵达许都,丞相是见还是不见。”
曹操听到袁谭二字,他微微蹙起眉头,他对袁谭的印象很不好,毕竟若非袁谭一意同袁尚相攻,河北安能这么快落到刘璋的手里。
可气,可恨,亦是可笑。
不过如今袁谭据有青州数郡,有兵马万余,算是一个不太不小的助力,可用来和秦军相抗,于青州抵御秦军南下。
一念至此,曹操不情愿的颔首道:“如今的局势,固当一见尔。”
曹操打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需能够应对秦军,击退乃至击败秦军,保全他手中的权柄。
“丞相睿断。”郭嘉笑了笑,赞了一声,他对曹操会接见袁谭使者一事,心中早就有了推断,曹操肯定会见上一见,拉拢袁谭对付刘璋,不会因为袁谭为人可鄙,以及旧日同袁谭的忿怨拒绝接见袁谭使者。
此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
“丞相。”董昭进言道:“来日攻伐守御,兖豫之地,无需多忧,然琅琊、泰山等地,素为臧霸、孙观等辈所拥。”
“臣下担心秦军南下的时候,臧霸、孙观见秦军势大,或许会做出反复的事情来,这一点不得不防。”
“卿勿虑也。”曹操摇了摇头道:“臧霸、孙观等辈,虽是旧日抱有贼身,横行一方,然其为人到底是忠义之辈,不会见势而屈,做出背叛的事情来,卿可坐观之。”
……
琅琊。
臧霸、吴敦、尹礼、孙观等人聚在一起,商谈起了如今的时局。
臧霸率先发言,他感喟道:“旧日袁氏割据河北,步骑十万,声势何等煊赫,不意兄弟相争,数岁之间,败亡殆尽,唯余一袁谭,居有青州数郡。”
孙观跟着感慨了一句:“兴衰常事,不可度之。”
吴敦也跟着感慨了一句,不过他感慨的对象不是败亡的袁氏,而是刘璋:“今日秦王据有关中、河北、巴蜀之地,兴盛非常,似有天命。”
“天命?”尹礼眸光深邃,他试探着问了一句:“吴兄这话,是说秦王来日将登上九五之位吗?”
“谁说不能呢,以今日观之。”吴敦轻飘飘的给出了一句。
臧霸侧目道:“卿是意在秦王吗?”
吴敦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不过是感慨一声,我等即是受曹丞相委任,于青徐担任郡守,自然是听从曹丞相的话,安能因为秦王势大,就做出归降秦王的事情来。”
“这话不错。”尹礼笑了笑:“我等受曹丞相重恩,自当报之。”
“理当如此。”孙观重重的附和了一句。
……
齐国,临淄。
“曹丞相怎么说?”袁谭语气匆忙,向着从许都返回的使者问道。
使者应声还禀道:“曹丞相言是他早有意与公子结盟,不过是担心公子拒绝,所以不好遣使临淄。”
“如今公子即是有意结盟,曹丞相自然是畅快应下,此外曹丞相听闻公子有一女,正待字闺中,而曹丞相有一子,曰曹整,愿同公子结秦晋之好,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袁谭闻言,他眸子霎时间亮堂了起来,说来他还担心曹操因为旧怨拒绝和他结盟,没想到曹操竟是应了下来,还有意和他联姻。
“卿再辛苦一趟,还报曹丞相,同曹丞相约定嫁娶的时间。”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