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何故惜字如金,吝啬笔墨!
这可如何是好?
独孤盛把诏书递给张须陀,张大将军只是看过一眼,立刻还给萧皇后。
大家都拿不定主意。
赵王杨杲最得杨广宠爱,因此被带来江都,传位给他毫无意外。
但他已被裴虔通这反贼杀死。
如此一来,诏书岂不作废?
“娘娘,请把另外一封诏书找出来吧。”
萧皇后摇头:“吾已令人翻遍流珠堂,再无所获,当日陛下醉酒,语焉不详,或再无遗命。”
萧皇后这般说,独孤盛与张须陀也没办法。
他俩要是反贼,那也简单得很,此刻却束手束脚。
周奕看他们犹犹豫豫,不想在此耽搁,直接说道:“赵王陪奉陛下而去,如今江都城内,唯燕王倓符合诏令,为定人心,在娘娘找到第二封诏书前,何不立燕王为帝?”
张须陀与独孤盛暗暗点头。
萧皇后更不会有意见。
燕王年幼,却是元德太子杨昭所出,杨倓是她亲孙子。
倘若没有赵王,也该轮到燕王。
只是这三人,一个心念丈夫,两人为忠,不好私改皇命。
如今周奕一提,三人顺势下了台阶,各都认可。
萧皇后吩咐下去,随即诏百官入殿,由李公公宣读遗诏。
以燕王为帝,张须陀统管大军,独孤盛为禁军总管。
少帝年幼,显然是把独孤盛与张须陀当做了托孤大臣。
成象殿内,杨广安安静静地躺在棺中,周奕朝他瞧了一眼,不再理会成象殿后续琐事。
在群议之下,决定让杨广入土为安,早享清净。
翌日。
江都城内满是缟素,为杨广发丧,备仪卫,将其葬于吴公台下。
城内百姓得知这一消息,非但没有半分悲伤,反倒有不少人带着大仇得报的笑容。
除了百官军卒,亦无人相送。
这是真实而朴素的一幕,他叫百姓吃足苦头,百姓自然恨他入骨。
更有人想到,这江都原叫广陵。
陵为“帝王之陵”,再加一个“广”字,杨广喜欢这个地方,却不喜地名。
于是“扬州”这二字也不用了,改作江都。
却没想到,老天一直睁着眼睛,他改名亦无用,还是做了“广陵”。
吴公台发丧前后,镇寇将军尤宏达全程悲伤,一直陪伴杨广。
为他盖棺,抬他入陵,之后一段时日,常在陵前默守,人皆称之忠义。
随着吴公台的丧事办完,短短七八天时间,成象殿也被一批懂得武艺的匠人修补完善,百官朝拜少帝杨倓,以他为正统。
但是
所谓正统,只不过是江都宫廷一家之见。
杨广驾崩的消息,以江都为中心如潮水一般传向九州四海。